培训师,别不拿上帝当回事
发布日期:2015-09-09浏览:1282
“客户就是上帝”,自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为了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顺应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都把服务作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把利器或者说是招牌,无论他们做的是不是那么尽善尽美,总归也是一种进步。而作为为企业或个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培训师行业的大多数培训师的做法有时候却有点让上帝找不着北。“客户就是上帝”,我想不但是其他行业,作为新兴的培训师行业如果说想执行业之牛耳,也应该是奉行的一条基本的准则。既然是上帝,那就应是不能亵渎的。自从投资管理咨询行业以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了不少的培训师,一些培训师的做法让我有些不敢苟同,在此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与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所形成的不对称,面对一轮又一轮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迫切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能,于是管理咨询行业成了一个新的朝阳产业,职业培训师也就变的“炙手可热”起来,在如今的职业排行榜上,培训师赫然列为“钻石职业”,成了一个新的烫手“金领”。培训师职业的受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企业面对竞争渐趋理性,但是不能正确的选择适宜的培训师,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其实,职业培训师自身也可以称的上是一种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如想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打造个人的品牌形象同样显得至关重要!
在经济活动中,品牌的概念有很准确的定义:品牌是买主或潜在的买主所拥有的一种印象或情感,描述了与某组织做生意或者消费其产品或服务时的一种相关体验。那么将品牌的概念放在培训师个人角度去考虑,就会是:你的品牌是它人(客户)持有的一种印象或情感,描述了与你建立合作关系时的全部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品牌形象就是存在于客户头脑中的印象。通过你和他们的不断接触,这种印象就会演化并加深,品牌关系就会形成。品牌化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在很多方面也是最忠诚的一种关系。而我们身边很多的培训师又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关系的呢?
1、包装炒作型:
应该说这类讲师是很有自我推销意识的,适宜的炒作有利于促进品牌形象的树立,但讲师的品牌不是炒出来的,更多的是做出来的。讲师的个人品牌不是人为设计的形象,或者绚丽的包装、时髦的口号,或者以虚饰掩盖真实的本质。正如我前面所说,品牌是一种关系,是客户与你建立关系时的一种全部体验,一个中心的问题是客户如何的看待你,而不是自己如何的包装自己。包装炒作成风的势头目前在培训行业越来越猛,有的讲师讲过几堂课就自称是某某领域的专家;有的听过一节课,拿到一纸结业证书就号称是╳╳╳注册专家,甚至╳╳╳国际注册企业教练、参加几次培训办就标榜MBA、EMBA云云。大肆的包装炒作这一点不但被刚出道的讲师所追捧,就连目前国内很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也对此甚为看重,笔者最近在《大河报》图书连载栏目看到一位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培训很有知名度的讲师现在就骤然摇身一变成博士了,上升之快让人惊叹。
笔者认为,适宜的包装炒作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了火,与实际的课程质量偏离的太多,与客户的期望值反差过大,一阵虚伪的光环之后,我想最后被冷落、失落的还是培训师自己,因为上帝最终还是能够明辩真伪的。
2、南郭先生型:
既然是培训师,为人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就要求讲师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领域有强人之处,要么是理论层面,要么是战略层面,要么是实战层面,如果说任一层面都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滥竽充数,那就有点对不起上帝了。而现在很多培训讲师都在扮演着南郭先生的角色。
自身没有对问题独特深刻的见解和领悟,更谈不上一些理论的支撑,随意从书本、网站、杂志、光碟上胡拼八凑一些观点出来,稍加整理就开始给学员灌输,其结果对这样的“大锅菜”讲师自己讲得迷糊,学员听着糊涂,企业“消化”起来更是作用全无。对于这样的培训效果相信企业不骂你才怪呢!
老祖宗很早就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为人师表,正人必先应该正己,如果自己现在还没有那金刚钻,建议最好不要揽那瓷器活,还是先练好自己的“内功”再说,否则,一旦上帝们发怒,最后死的还是自己。
3、一揽子到底型:
这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样,在产品多样化、市场差异化的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适宜所有企业和行业的培训课程。这就要求培训讲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本着对客户负责、为企业提供咨询式培训的态度,一定要做好客户细分,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对客户实施调研以后,针对问题而去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是一概而论,根据经验和原有课题想当然地就去给企业做培训。如果拿原来课题想当然地给客户培训,这样虽不能说是误人子弟,但对客户来说却是一种浪费,最起码是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浪费。长久下来,相信对培训师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而这种课程一揽子到底现象在目前的培训领域普遍存在,小到普通讲师,大到知名讲师,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这种问题,无视企业状况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约好时间,讲师上台就是一陈慷慨陈词,虽然有些讲师讲的的确观点新颖、独特,妙趣横生,学员们也是笑声阵阵,场上气氛十分融洽。但是等企业培训结束后,企业方发现真正对自己帮助的东西并不是太多。
笔者认为,作为培训师,不管知名度高低,必须要有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式培训的心态和方式去给客户服务,这样才能受到客户的长久欢迎和拥戴。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不管如今的培训市场空间是多么的大,不管现在培训师群体是如何的鱼龙混杂,但是,作为一个想在培训师行业有所建树的培训师,千万别不拿客户当回事,因为既然客户邀请你做培训,那么他对你抱的期望就很大,既然客户自己能做成一个企业,那他绝对不是傻瓜,如果你拿他不当回事,他将会很生气,后果同样会很严重!
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与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所形成的不对称,面对一轮又一轮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迫切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能,于是管理咨询行业成了一个新的朝阳产业,职业培训师也就变的“炙手可热”起来,在如今的职业排行榜上,培训师赫然列为“钻石职业”,成了一个新的烫手“金领”。培训师职业的受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企业面对竞争渐趋理性,但是不能正确的选择适宜的培训师,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其实,职业培训师自身也可以称的上是一种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如想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打造个人的品牌形象同样显得至关重要!
在经济活动中,品牌的概念有很准确的定义:品牌是买主或潜在的买主所拥有的一种印象或情感,描述了与某组织做生意或者消费其产品或服务时的一种相关体验。那么将品牌的概念放在培训师个人角度去考虑,就会是:你的品牌是它人(客户)持有的一种印象或情感,描述了与你建立合作关系时的全部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品牌形象就是存在于客户头脑中的印象。通过你和他们的不断接触,这种印象就会演化并加深,品牌关系就会形成。品牌化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在很多方面也是最忠诚的一种关系。而我们身边很多的培训师又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关系的呢?
1、包装炒作型:
应该说这类讲师是很有自我推销意识的,适宜的炒作有利于促进品牌形象的树立,但讲师的品牌不是炒出来的,更多的是做出来的。讲师的个人品牌不是人为设计的形象,或者绚丽的包装、时髦的口号,或者以虚饰掩盖真实的本质。正如我前面所说,品牌是一种关系,是客户与你建立关系时的一种全部体验,一个中心的问题是客户如何的看待你,而不是自己如何的包装自己。包装炒作成风的势头目前在培训行业越来越猛,有的讲师讲过几堂课就自称是某某领域的专家;有的听过一节课,拿到一纸结业证书就号称是╳╳╳注册专家,甚至╳╳╳国际注册企业教练、参加几次培训办就标榜MBA、EMBA云云。大肆的包装炒作这一点不但被刚出道的讲师所追捧,就连目前国内很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也对此甚为看重,笔者最近在《大河报》图书连载栏目看到一位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培训很有知名度的讲师现在就骤然摇身一变成博士了,上升之快让人惊叹。
笔者认为,适宜的包装炒作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了火,与实际的课程质量偏离的太多,与客户的期望值反差过大,一阵虚伪的光环之后,我想最后被冷落、失落的还是培训师自己,因为上帝最终还是能够明辩真伪的。
2、南郭先生型:
既然是培训师,为人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就要求讲师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领域有强人之处,要么是理论层面,要么是战略层面,要么是实战层面,如果说任一层面都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滥竽充数,那就有点对不起上帝了。而现在很多培训讲师都在扮演着南郭先生的角色。
自身没有对问题独特深刻的见解和领悟,更谈不上一些理论的支撑,随意从书本、网站、杂志、光碟上胡拼八凑一些观点出来,稍加整理就开始给学员灌输,其结果对这样的“大锅菜”讲师自己讲得迷糊,学员听着糊涂,企业“消化”起来更是作用全无。对于这样的培训效果相信企业不骂你才怪呢!
老祖宗很早就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为人师表,正人必先应该正己,如果自己现在还没有那金刚钻,建议最好不要揽那瓷器活,还是先练好自己的“内功”再说,否则,一旦上帝们发怒,最后死的还是自己。
3、一揽子到底型:
这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同样,在产品多样化、市场差异化的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适宜所有企业和行业的培训课程。这就要求培训讲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本着对客户负责、为企业提供咨询式培训的态度,一定要做好客户细分,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对客户实施调研以后,针对问题而去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是一概而论,根据经验和原有课题想当然地就去给企业做培训。如果拿原来课题想当然地给客户培训,这样虽不能说是误人子弟,但对客户来说却是一种浪费,最起码是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的浪费。长久下来,相信对培训师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而这种课程一揽子到底现象在目前的培训领域普遍存在,小到普通讲师,大到知名讲师,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这种问题,无视企业状况和存在的现实问题,约好时间,讲师上台就是一陈慷慨陈词,虽然有些讲师讲的的确观点新颖、独特,妙趣横生,学员们也是笑声阵阵,场上气氛十分融洽。但是等企业培训结束后,企业方发现真正对自己帮助的东西并不是太多。
笔者认为,作为培训师,不管知名度高低,必须要有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式培训的心态和方式去给客户服务,这样才能受到客户的长久欢迎和拥戴。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不管如今的培训市场空间是多么的大,不管现在培训师群体是如何的鱼龙混杂,但是,作为一个想在培训师行业有所建树的培训师,千万别不拿客户当回事,因为既然客户邀请你做培训,那么他对你抱的期望就很大,既然客户自己能做成一个企业,那他绝对不是傻瓜,如果你拿他不当回事,他将会很生气,后果同样会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