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真的是“神”吗?(下)
发布日期:2015-08-06浏览:1880
如果大家看了上篇的文章,你们一定认为马云真的神啊!
我认为马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在神!
在马云这个阵营里,18罗汉伴随着马云,当年和马云一样,一无所有,而大家就是这样怀揣着梦想,一直干到了现在,马云也公开表示过,是他无意中点燃了他们几盏心中的灯!而在这个团队里,分工不同,马云最早不想抛头露面,他的同事跟他大吵,“马云,你以为你是你自己的吗?!”我认为18罗汉也是神,他们在人生的选择中,选对了方向,选对了人!
而让我觉得比马云还神的神是CFO蔡崇信!马云团队的第19罗汉!
蔡崇信,拥有耶鲁大学法学学位,曾在瑞典投资公司银瑞达(Investor AB)担任投资主管。1999 年,蔡崇信自荐加入阿里巴巴,马云接纳了他,并因此成为“加入这支团队的第一个外人和第一个非大陆人士”,为阿里巴巴带来了国际化背景。2013年5月,他成为阿里巴巴副主席,是公司里级别最高的非大陆人士。他持有近3% 的阿里巴巴股份,这使他入选了2014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以32 亿美元身家排名第14 位。2014年9月,根据阿里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和阿里巴巴16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蔡崇信的身价也将达到57亿美元。
观察阿里巴巴的发展道路,尽管马云和孙正义一直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中心,但是实际上讲,还有另外一个人——蔡崇信,对阿里巴巴的成功至关重要,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正是这个耶鲁大学毕业的自身风险投资背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蔡崇信的投身加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进而有机会进入孙正义的视野,为后来获得更多的投资创造了条件。
回到1999年,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一个“三无团队” :一无显赫的出身,二无成功案例或财务数据,三无特别的技术优势,即没有任何显性优势;尽管客观地讲,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有隐形优势的,这正是后来成功的内在原因。
然而如果没有蔡崇信的加入,即使马云真的是一个优秀企业家,阿里巴巴的初始团队真的是优秀的团队,即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真的是成功的模式(尽管这些都被事后的成功证明了),但是这种隐形优势在一般层面上是很难被发现的,更难得到应有的认同,所以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拿到风险投资是较难的;拿到足够多的,足以允许既犯了错误又还能渡过互联网冬天的足够投资则是更加难的,甚至不确定的;既拿到足够多的足以过冬的投资又能保持较多独立性,则是难上加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而蔡崇信的加入,首先是改变了阿里巴巴“三无团队”的性质,壮大了团队力量,更重要的是完成了阿里巴巴世界与资本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沟通。所以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除了马云,蔡崇信的作用比孙正义还要大,因为第一个500万,比后来的2000万,8000万,10亿都更重要,所以说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当然,蔡崇信投身加入阿里巴巴,也一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决定;蔡崇信是首先发现阿里巴巴隐形优势的人,其次蔡崇信的加入,不仅实现了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实现了蔡崇信自身的成功。
受阿里巴巴案例的启示,在当前的中国投资市场现实下,对于一个草根型创业者,特别是当你的原始创新在国外都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时候,找到另一个“蔡崇信”,令其加入创业团队,是找到投资,解决问题的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方法。
这位低调的台湾男人,是马云最重要的合伙人。没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撑不过电子商务泡沫;没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软银资金、吃不下雅虎中国。他让台湾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愿意掏钱投资,马云说:我最感谢的人是他!
1999年3月10日推出的阿里巴巴英文网站,一度得到《福布斯》《新闻周刊》等国际权威媒体的报道。当年5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代表公司到中国内地(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寻找投资项目。很自然的,他见到了马云。
那次,马云主要向蔡崇信谈了自己“芝麻开门”的梦想,谈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要做80年企业的远大理想。之后,蔡崇信参观阿里巴巴公司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里头黑压压坐着20多个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疯子”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几次接触下来,蔡崇信“爱”上了阿里巴巴。“(马云)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伟大的领袖,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我要要不也加入这个冒险之旅的团队呢?”
35岁的他向马云毛遂自荐愿意辞职跟随,而且还带着太太同行,以示决心。
当时的阿里巴巴前途茫茫,马云只付得起人民币500元月薪,哪请得起“年薪300万港币”的蔡崇信?就连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蔡中曾也摇头。但蔡崇信心意已决。他脱下名牌西服,卷起袖子成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
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蔡崇信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向员工们讲述何为“股份”、“股东权益”,接着又帮“十八罗汉”拟出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如果没有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
历经三次筹资 成就阿里奇迹
紧接而来的最大难关就是“钱”。
在蔡崇信的操盘下,阿里巴巴一共经历了3次重要增资。
第一次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
当时,蔡马二人前往日本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与孙正义谈判。投资银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即使两人明知当时的阿里巴巴体质羸弱,根本没有多少谈判筹码,但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即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一旁的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
最后两人“完美搭配”,让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也凭此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灭顶之灾。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其中,蔡崇信2004年四处奔走找钱,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他从小长大的台湾。经他牵线,中信辜家、富邦蔡家等好几家台湾企业家族,都私人掏钱参与增资。
IPO主导权在握 将成世界焦点
过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担任阿里巴巴的财务官,直到最近才交棒,转而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但无论职衔如何改变,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员工都清楚,“只要是财务、投资的事,找Joe蔡就对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投资“总负责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资金调度、转投资、募资入股,全部由他统筹负责。蔡崇信身负的业务敏感性,不言而喻。
如今,旗下拥有淘宝网、天猫、支付宝等网站的阿里巴巴即将挂牌上市,这个上市案,成了纽约、香港、伦敦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今年开春最重要角力拔河的目标。
但能够拍板决定阿里巴巴花落何处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就是蔡崇信。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正与香港证交所隔空争论之际,阿里巴巴决定向港交所递出一封信,说明他们所坚持的“合伙人制度”理念;但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马云,而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
主导权在握的蔡崇信,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都将牵动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的敏感神经,影响号称2014年全球最大IPO案的资金流向(其募资金额预估将超过1500亿美元)。
一动一静最佳拍档
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分析,一路走来,蔡崇信操盘的最大难度,就是以马云为首的经营团队“根本没有钱”,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对市场,卡对位置”。蔡崇信的操盘难就难在如何引进资金,又不能经营权旁落,还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电商巅峰。这其中,马云和蔡崇信天衣无缝的搭配,是制胜关键。难怪马云要说,这辈子他要感谢四个人,前二位是让阿里巴巴引进资金和资源的孙正义和杨致远,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后一位,就是蔡崇信。
蔡崇信和马云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马云开朗活跃,擅长演讲,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静低调不多言,人很随和。两人一动一静,一外一内,却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庞大帝国的最佳拍档。
不过,多位了解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的人士直指,马云的持股其实是一个“stockpool”(股权集中处),因为当时包括马云在内,总共有“十八罗汉”一起创办阿里巴巴,据闻这些创始人的持股,现在都挂在“马云”底下,才有7.43%之多;但如果要论真正的个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应该超过马云!”
态度坦诚彼此分享
Q:现在你与马云如何一起工作?
A:马云在杭州工作,而我在香港。我们从未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过,但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这些年来,我觉得真正行之有效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彼此分享的坦诚态度。我可以批评他,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我记得有时当我需要与他在电话中据理力争时,争吵的激烈程度达到挂他电话的地步。他对我也是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之所以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是因为对于任何东西而言马云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感觉。换言之,他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他说道:“嘿,这个我不在行。”很多强势企业家——我肯定马云作为企业家也是强势的那种——都会说,“我擅长一切。营销,我在行。编码?我也擅长。”
大家想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刘备就明白了,蔡崇信,大智慧!
我认为马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在神!
在马云这个阵营里,18罗汉伴随着马云,当年和马云一样,一无所有,而大家就是这样怀揣着梦想,一直干到了现在,马云也公开表示过,是他无意中点燃了他们几盏心中的灯!而在这个团队里,分工不同,马云最早不想抛头露面,他的同事跟他大吵,“马云,你以为你是你自己的吗?!”我认为18罗汉也是神,他们在人生的选择中,选对了方向,选对了人!
而让我觉得比马云还神的神是CFO蔡崇信!马云团队的第19罗汉!
蔡崇信,拥有耶鲁大学法学学位,曾在瑞典投资公司银瑞达(Investor AB)担任投资主管。1999 年,蔡崇信自荐加入阿里巴巴,马云接纳了他,并因此成为“加入这支团队的第一个外人和第一个非大陆人士”,为阿里巴巴带来了国际化背景。2013年5月,他成为阿里巴巴副主席,是公司里级别最高的非大陆人士。他持有近3% 的阿里巴巴股份,这使他入选了2014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以32 亿美元身家排名第14 位。2014年9月,根据阿里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和阿里巴巴160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蔡崇信的身价也将达到57亿美元。
观察阿里巴巴的发展道路,尽管马云和孙正义一直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中心,但是实际上讲,还有另外一个人——蔡崇信,对阿里巴巴的成功至关重要,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正是这个耶鲁大学毕业的自身风险投资背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蔡崇信的投身加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进而有机会进入孙正义的视野,为后来获得更多的投资创造了条件。
回到1999年,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一个“三无团队” :一无显赫的出身,二无成功案例或财务数据,三无特别的技术优势,即没有任何显性优势;尽管客观地讲,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有隐形优势的,这正是后来成功的内在原因。
然而如果没有蔡崇信的加入,即使马云真的是一个优秀企业家,阿里巴巴的初始团队真的是优秀的团队,即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真的是成功的模式(尽管这些都被事后的成功证明了),但是这种隐形优势在一般层面上是很难被发现的,更难得到应有的认同,所以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拿到风险投资是较难的;拿到足够多的,足以允许既犯了错误又还能渡过互联网冬天的足够投资则是更加难的,甚至不确定的;既拿到足够多的足以过冬的投资又能保持较多独立性,则是难上加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而蔡崇信的加入,首先是改变了阿里巴巴“三无团队”的性质,壮大了团队力量,更重要的是完成了阿里巴巴世界与资本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沟通。所以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除了马云,蔡崇信的作用比孙正义还要大,因为第一个500万,比后来的2000万,8000万,10亿都更重要,所以说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当然,蔡崇信投身加入阿里巴巴,也一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决定;蔡崇信是首先发现阿里巴巴隐形优势的人,其次蔡崇信的加入,不仅实现了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实现了蔡崇信自身的成功。
受阿里巴巴案例的启示,在当前的中国投资市场现实下,对于一个草根型创业者,特别是当你的原始创新在国外都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时候,找到另一个“蔡崇信”,令其加入创业团队,是找到投资,解决问题的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方法。
这位低调的台湾男人,是马云最重要的合伙人。没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撑不过电子商务泡沫;没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软银资金、吃不下雅虎中国。他让台湾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愿意掏钱投资,马云说:我最感谢的人是他!
1999年3月10日推出的阿里巴巴英文网站,一度得到《福布斯》《新闻周刊》等国际权威媒体的报道。当年5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代表公司到中国内地(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寻找投资项目。很自然的,他见到了马云。
那次,马云主要向蔡崇信谈了自己“芝麻开门”的梦想,谈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要做80年企业的远大理想。之后,蔡崇信参观阿里巴巴公司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里头黑压压坐着20多个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疯子”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几次接触下来,蔡崇信“爱”上了阿里巴巴。“(马云)这家伙有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是个伟大的领袖,真的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我要要不也加入这个冒险之旅的团队呢?”
35岁的他向马云毛遂自荐愿意辞职跟随,而且还带着太太同行,以示决心。
当时的阿里巴巴前途茫茫,马云只付得起人民币500元月薪,哪请得起“年薪300万港币”的蔡崇信?就连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蔡中曾也摇头。但蔡崇信心意已决。他脱下名牌西服,卷起袖子成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
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蔡崇信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向员工们讲述何为“股份”、“股东权益”,接着又帮“十八罗汉”拟出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股份合同,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如果没有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
历经三次筹资 成就阿里奇迹
紧接而来的最大难关就是“钱”。
在蔡崇信的操盘下,阿里巴巴一共经历了3次重要增资。
第一次是2000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
当时,蔡马二人前往日本软银在东京的办公室与孙正义谈判。投资银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谙谈判出价之道,即使两人明知当时的阿里巴巴体质羸弱,根本没有多少谈判筹码,但一坐上谈判桌,马云即发挥独有的个人魅力,大谈阿里巴巴美丽前景,一旁的蔡崇信虽然不多话,却在关键时刻,对孙正义前两次的出价勇敢说“不”。
最后两人“完美搭配”,让孙正义点头答应拿出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也凭此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灭顶之灾。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国,这两次重要的翻身,不仅让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其中,蔡崇信2004年四处奔走找钱,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他从小长大的台湾。经他牵线,中信辜家、富邦蔡家等好几家台湾企业家族,都私人掏钱参与增资。
IPO主导权在握 将成世界焦点
过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担任阿里巴巴的财务官,直到最近才交棒,转而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但无论职衔如何改变,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员工都清楚,“只要是财务、投资的事,找Joe蔡就对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投资“总负责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资金调度、转投资、募资入股,全部由他统筹负责。蔡崇信身负的业务敏感性,不言而喻。
如今,旗下拥有淘宝网、天猫、支付宝等网站的阿里巴巴即将挂牌上市,这个上市案,成了纽约、香港、伦敦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今年开春最重要角力拔河的目标。
但能够拍板决定阿里巴巴花落何处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就是蔡崇信。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正与香港证交所隔空争论之际,阿里巴巴决定向港交所递出一封信,说明他们所坚持的“合伙人制度”理念;但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马云,而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
主导权在握的蔡崇信,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都将牵动全球三大证券交易所的敏感神经,影响号称2014年全球最大IPO案的资金流向(其募资金额预估将超过1500亿美元)。
一动一静最佳拍档
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分析,一路走来,蔡崇信操盘的最大难度,就是以马云为首的经营团队“根本没有钱”,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对市场,卡对位置”。蔡崇信的操盘难就难在如何引进资金,又不能经营权旁落,还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电商巅峰。这其中,马云和蔡崇信天衣无缝的搭配,是制胜关键。难怪马云要说,这辈子他要感谢四个人,前二位是让阿里巴巴引进资金和资源的孙正义和杨致远,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最后一位,就是蔡崇信。
蔡崇信和马云都是1964年出生,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马云开朗活跃,擅长演讲,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静低调不多言,人很随和。两人一动一静,一外一内,却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庞大帝国的最佳拍档。
不过,多位了解阿里巴巴股权结构的人士直指,马云的持股其实是一个“stockpool”(股权集中处),因为当时包括马云在内,总共有“十八罗汉”一起创办阿里巴巴,据闻这些创始人的持股,现在都挂在“马云”底下,才有7.43%之多;但如果要论真正的个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应该超过马云!”
态度坦诚彼此分享
Q:现在你与马云如何一起工作?
A:马云在杭州工作,而我在香港。我们从未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过,但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这些年来,我觉得真正行之有效的一点,就是我们能够彼此分享的坦诚态度。我可以批评他,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知道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我记得有时当我需要与他在电话中据理力争时,争吵的激烈程度达到挂他电话的地步。他对我也是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司的利益。
之所以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是因为对于任何东西而言马云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感觉。换言之,他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他说道:“嘿,这个我不在行。”很多强势企业家——我肯定马云作为企业家也是强势的那种——都会说,“我擅长一切。营销,我在行。编码?我也擅长。”
大家想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刘备就明白了,蔡崇信,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