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末冲规模血拼吸储战 存款亿元一天返20万
发布日期:2015-07-24浏览:1030
由于2009年主要是在冲贷款规模,今年以来,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存款立行”。大大高于去年的存款任务让基层客户经理们极为郁闷。
小刘说,今年,分行给我们支行下的存款任务是新增存款9亿元,而2009年全年的任务是新增存款3亿多元,“今年我们基层人员的日均存款余额也提升了近50%。”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下半年以来,我们行已经打了两场拉存款的战斗。由于我们是国有大行,费用上控制得非常严格,所以收效并不显著。现在我们支行的存款余额还差1亿元左右。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虽然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在不遗余力地拉存款,但收效甚微。基本上,各家分行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完不成全年下派的指标。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息揽储再现江湖。该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完不成任务也是死,违规也是死,如果没被查到也就过了这道坎。正是在这种心态下,部分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人士开始铤而走险。
该人士也证实,现在银行抢存款非常激烈,只要听说企业有闲置资金,各银行客户经理都是一窝蜂地去抢。反正资金是价高者得。
不过,他强调,现在监管机构查得非常严,一般的小单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资金规模肯定要在亿元以上。分行年底要完成存款指标,领导也在着急找钱,这样就可以一事一议,领导在批费用上也会相对阔绰。
储蓄大腾挪 资金转圈防缩水
在银行基层人员四处找钱的时候,从三季度以来的储蓄搬家却在抵消着存款增长的效果。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69亿元,同比少增1128亿元。其中,在加息的背景下,10月居民储蓄存款反而锐减7003亿元,刷新单月降幅历史纪录。如此大规模的储蓄搬家,在历史上确属罕见。
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CPI,走进“负利率时代”的国人不再甘心让个人资产在银行“缩水”。加息后2.5%的基准利率相比10月CPI4.4%的同比涨幅,负利率已让市民有了“钱放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不能放银行”的想法。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则显示,10月股市新开户数达到117.3万户,新增基金开户数为21.9万户,环比增幅均超过10%。股市成为分流储蓄的一个重要渠道。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企业存款,个人储蓄的流失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他介绍,就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款而言,大部分且较为稳定的是企业存款,以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支行为例,一般是企业存款10亿元,个人存款2亿元,比例在5:1的水平。
但是,银行最为看重的企业存款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负利率”下的资产缩水。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成立了持有金融牌照的财务公司来绕开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大型企业将资金调拨到财务公司中进行统一管理。由于财务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其资金来源可以作为银行的同业资金。而监管规定对同业资金可以双方自行议价。
某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说,现在同业存款的利率基本上是在同期限Shibor利率的基准上加100个基点,具体价格和一些银行资金运用的渠道有关。比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渠道宽,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协议存款的资金价格相对高一些。而有些中小银行,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提供价格的能力相对弱一些。
上述银行人士指出,由于同业存款并不计入一般存款,也就是说对降低银行存贷比没有太大贡献,而银行也不将同业存款计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去。“拉不到存款,只能抓几单同业,而对于同业存款,相关人员最多拿到一些营销费用的奖励。”
不过,到了年底,各家银行的基层客户经理都会血拼“买存款”,来完成存款时点指标。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财务公司的资金会很快转入大型企业手中,并以一般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毕竟,在关键时点,1亿元的资金会有20万元左右的收益,折合年率达到70%左右。
“钱还是那些钱,但是转了一圈,就会让相关利益方都拿到收益。”业内人士指出,在年底这一关键时点上,各家银行的存款指标可能再度飙升,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可能陆续上演。
要堵更要疏 推进利率市场化
愈演愈烈的“吸储大战”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警觉。他们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间利率不断抬升以及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都增加了银行兑付风险。专家表示,“考虑到现在银行间资金的紧张局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加速积累的趋势。”
央行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锁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也减少了一般存款余额,进而拖累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指标,使得部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可能无法达到监管机构提出的75%的下限要求,如果不能有效缩减贷款规模,或者说为了日后能继续增加贷款,银行就不得不通过吸收存款来降低存贷比。由此,各家银行“血拼”揽储就不足为怪了。
而且,目前监管机构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在负利率和理财等高收益市场面前,企业很难选择让资金进入银行存款渠道。因此,没有高额返点,银行很难吸引到大额存款资金。
对于揽储大战,银监会已对多家商业银行的违规揽储行为进行了处罚,并明确表示要从源头上防治违规揽储行为。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以存贷款时点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
但专家指出,金融市场的管理仅靠查处、打击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在存款利率受管制的情况下,银行难以进行正当的价格竞争,因此各种违规手段才屡禁不止。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认为,作为资金价格,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毫无疑问是优化经济结构、化解经济问题的首要一步。央行应在稳妥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水平现在仍是铁板一块,但其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适当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主要意图不是抑制经济过热,而是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灵活调整,对整体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不过,接近监管机构的某位人士表示,现在不是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合适时机。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在贷款占商业银行资产主体,商业银行又在资源配置中占主体的情况下实现,这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财务危机。如果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耗费成本超过万亿的金融改革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某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经理小刘最近到处找钱,在各大企业客户中间来回跑,希望能谈下几笔资金在银行账上趴一段时间,哪怕是就呆12月31日这最后一天的“过路钱”。“其他费用都好谈。”小刘说。
小刘说的费用主要是指存款返点费。他介绍,与去年主抓贷款不同,今年银行对存款非常看重,而且个人绩效考核也和存款挂钩。“现在来看,我的存款日均指标肯定完不成了,只能冲一把时点,这样业绩不会太难看。而我们支行资金缺口在3亿元左右,领导也在为找钱上火呢。”正是在抢存款的压力下,存款返点费水涨船高,每个季度最后一天这种关键时点的费用从今年年中的千分之一,上升到了目前的千分之二三。也就是说,在12月31日这天,1亿元的“过路钱”放在银行户头上,对方可以拿到20万-30万的返点佣金。
这无疑触犯了高息揽储的监管禁令。专家表示,高息揽储是我国利率市场价格双轨制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我国目前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存款的真实成本和官方存款利率之间的矛盾和差异。 目前的措施是加大监管力度,但最为重要的是 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利率真实反映市 场资金的供求情况。
小刘说,今年,分行给我们支行下的存款任务是新增存款9亿元,而2009年全年的任务是新增存款3亿多元,“今年我们基层人员的日均存款余额也提升了近50%。”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下半年以来,我们行已经打了两场拉存款的战斗。由于我们是国有大行,费用上控制得非常严格,所以收效并不显著。现在我们支行的存款余额还差1亿元左右。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虽然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都在不遗余力地拉存款,但收效甚微。基本上,各家分行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完不成全年下派的指标。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息揽储再现江湖。该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完不成任务也是死,违规也是死,如果没被查到也就过了这道坎。正是在这种心态下,部分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人士开始铤而走险。
该人士也证实,现在银行抢存款非常激烈,只要听说企业有闲置资金,各银行客户经理都是一窝蜂地去抢。反正资金是价高者得。
不过,他强调,现在监管机构查得非常严,一般的小单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资金规模肯定要在亿元以上。分行年底要完成存款指标,领导也在着急找钱,这样就可以一事一议,领导在批费用上也会相对阔绰。
储蓄大腾挪 资金转圈防缩水
在银行基层人员四处找钱的时候,从三季度以来的储蓄搬家却在抵消着存款增长的效果。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69亿元,同比少增1128亿元。其中,在加息的背景下,10月居民储蓄存款反而锐减7003亿元,刷新单月降幅历史纪录。如此大规模的储蓄搬家,在历史上确属罕见。
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CPI,走进“负利率时代”的国人不再甘心让个人资产在银行“缩水”。加息后2.5%的基准利率相比10月CPI4.4%的同比涨幅,负利率已让市民有了“钱放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不能放银行”的想法。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则显示,10月股市新开户数达到117.3万户,新增基金开户数为21.9万户,环比增幅均超过10%。股市成为分流储蓄的一个重要渠道。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企业存款,个人储蓄的流失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他介绍,就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款而言,大部分且较为稳定的是企业存款,以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支行为例,一般是企业存款10亿元,个人存款2亿元,比例在5:1的水平。
但是,银行最为看重的企业存款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负利率”下的资产缩水。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成立了持有金融牌照的财务公司来绕开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大型企业将资金调拨到财务公司中进行统一管理。由于财务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其资金来源可以作为银行的同业资金。而监管规定对同业资金可以双方自行议价。
某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说,现在同业存款的利率基本上是在同期限Shibor利率的基准上加100个基点,具体价格和一些银行资金运用的渠道有关。比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渠道宽,资金的使用效率较高,协议存款的资金价格相对高一些。而有些中小银行,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提供价格的能力相对弱一些。
上述银行人士指出,由于同业存款并不计入一般存款,也就是说对降低银行存贷比没有太大贡献,而银行也不将同业存款计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去。“拉不到存款,只能抓几单同业,而对于同业存款,相关人员最多拿到一些营销费用的奖励。”
不过,到了年底,各家银行的基层客户经理都会血拼“买存款”,来完成存款时点指标。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财务公司的资金会很快转入大型企业手中,并以一般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毕竟,在关键时点,1亿元的资金会有20万元左右的收益,折合年率达到70%左右。
“钱还是那些钱,但是转了一圈,就会让相关利益方都拿到收益。”业内人士指出,在年底这一关键时点上,各家银行的存款指标可能再度飙升,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可能陆续上演。
要堵更要疏 推进利率市场化
愈演愈烈的“吸储大战”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警觉。他们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间利率不断抬升以及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都增加了银行兑付风险。专家表示,“考虑到现在银行间资金的紧张局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加速积累的趋势。”
央行连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锁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也减少了一般存款余额,进而拖累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指标,使得部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可能无法达到监管机构提出的75%的下限要求,如果不能有效缩减贷款规模,或者说为了日后能继续增加贷款,银行就不得不通过吸收存款来降低存贷比。由此,各家银行“血拼”揽储就不足为怪了。
而且,目前监管机构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在负利率和理财等高收益市场面前,企业很难选择让资金进入银行存款渠道。因此,没有高额返点,银行很难吸引到大额存款资金。
对于揽储大战,银监会已对多家商业银行的违规揽储行为进行了处罚,并明确表示要从源头上防治违规揽储行为。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以存贷款时点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
但专家指出,金融市场的管理仅靠查处、打击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在存款利率受管制的情况下,银行难以进行正当的价格竞争,因此各种违规手段才屡禁不止。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认为,作为资金价格,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毫无疑问是优化经济结构、化解经济问题的首要一步。央行应在稳妥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水平现在仍是铁板一块,但其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适当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主要意图不是抑制经济过热,而是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灵活调整,对整体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不过,接近监管机构的某位人士表示,现在不是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合适时机。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在贷款占商业银行资产主体,商业银行又在资源配置中占主体的情况下实现,这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财务危机。如果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耗费成本超过万亿的金融改革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某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经理小刘最近到处找钱,在各大企业客户中间来回跑,希望能谈下几笔资金在银行账上趴一段时间,哪怕是就呆12月31日这最后一天的“过路钱”。“其他费用都好谈。”小刘说。
小刘说的费用主要是指存款返点费。他介绍,与去年主抓贷款不同,今年银行对存款非常看重,而且个人绩效考核也和存款挂钩。“现在来看,我的存款日均指标肯定完不成了,只能冲一把时点,这样业绩不会太难看。而我们支行资金缺口在3亿元左右,领导也在为找钱上火呢。”正是在抢存款的压力下,存款返点费水涨船高,每个季度最后一天这种关键时点的费用从今年年中的千分之一,上升到了目前的千分之二三。也就是说,在12月31日这天,1亿元的“过路钱”放在银行户头上,对方可以拿到20万-30万的返点佣金。
这无疑触犯了高息揽储的监管禁令。专家表示,高息揽储是我国利率市场价格双轨制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我国目前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存款的真实成本和官方存款利率之间的矛盾和差异。 目前的措施是加大监管力度,但最为重要的是 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利率真实反映市 场资金的供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