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的浏览版本过低,建议使用IE8以上或其他浏览器,将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
-
查看详情>>
内容提纲
“神秘”的金正日和“魔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领袖崇拜”是弱肉强食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朝鲜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神秘”的金正日和“魔秘”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大学网给您带来的《大道师说·非常势》栏目。12月19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上:朝鲜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于12月17日因过度疲劳死亡。由于朝鲜特殊的政治体制,朝鲜对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意义以及朝鲜与中国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金正日去世无疑将成为2011年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今天我们就和韩老师一起讨论金正日和朝鲜问题。韩老师好!
韩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韩老师,对于金正日的描述,主流媒体上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神秘”二字。但是主流媒体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朝鲜以及金正日,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公众来说,我们所接触到的关于朝鲜的信息都不是全面的。那么在您看来,对于我们普通公众来说,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主流媒体对朝鲜和金正日的报道呢?
韩老师:“神秘”二字,确实也说明一些问题。前些年宋鸿兵出了一本书叫《货币战争》。《货币战争》揭露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历史当中的神秘作用。我们以前只听说过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听说过各国首相和总统,但是没听说过一个叫罗斯柴尔德的家族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会如此重大。影响重大,但是你又不了解的那些人和事,你就会觉得“神秘”。那么金正日在这个意义上,确实符合“神秘”二字,因为他至少在一个地区影响重大。比如说,在朝鲜社会影响重大,但是他的言行举动报道又不多,不那么丰富,这样有这么一个神秘的印象还是客观公允的。只是我们这个世界有这么一个信念,那就是凡事都应该公开透明,不要那么神秘,不要装神弄鬼。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对“神秘”二字有天生的反感。特别是罗斯柴尔德这种神秘的行动,可以说是翻云覆雨,操纵德法之间的战争,操纵英法之间的战争,甚至是操纵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说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叫神秘,金正日也叫神秘,听上去都一样是坏人。但是我觉得应该发明另外一个词比较好,叫“魔秘”。 神和魔都不能窥见踪影,但是都影响重大,行动隐秘。一个可能是为人民服务的,另一个可能是为自己家族利益扩张服务的。金正日有点像“神秘”,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则是“魔秘”。政治跟经济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经济相对影响不那么大。比如签一个合同,卖一个产品,或者开发一个油田,或者设计一个新的电子产品都是相对来说可标准化,可量化的,公开可透明的,不太神秘。但是政治这个东西,天生带有“神秘”的特征,或者“魔秘”的特征。
主持人:而且有一点是公众对于一些人的经济活动其实是司空见惯的。对于一些政治人物的行为却非常敏感。
韩老师:我倒是看到一个美国教授对金正日和小布什两个人不同的评价。这个教授说,如果要评价小布什和金正日的得分,小布什得0分,金正日得8分。
主持人:这个打分的标准是什么呢?
韩老师:打分的标准我估计最重要的是伊拉克战争,美国对伊拉克这场战争大概投入资金高达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斯蒂格利茨计算的。他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是克林顿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他认为美国在小布什任期内打了一场不该打的战争。这场战争既把美国拖入金融危机,也把美国拖入国际道义形象的危机。所以这场战争完全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我估计这就是美国教授评价小布什的依据。作为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行动却非常轻率。反过来讲,金正日领导的虽然是个小国,但是他的行动很谨慎很稳健,所以金正日应该得8分,小布什只能得0分。
“领袖崇拜”是弱肉强食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主持人:还有一个现象也是大家有争议的,以前去过朝鲜的人说,朝鲜人民对于自己的领袖很崇敬,非常敬仰,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会看到领袖的画像,朝鲜人也会像中国人在毛主席的时代一样人人胸前都佩戴着领袖的像章,而且在朝鲜,金正日也被朝鲜人民称为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去世之后,国内的媒体上也流传着朝鲜人民哭泣哀悼金正日的照片,韩老师怎么看待这种领袖崇拜呢?
韩老师:“领袖崇拜”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活动越来越复杂的必不可免的现象和趋势。未来政治仍然需要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个人或者群体。这个人或群体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比较公正,比较客观,才可能去领导这个世界摆脱相互残杀的国际战争和世界战争,也能避免这种两极分化和道德沦丧。
人类社会如果说要有出路的话,很可能还是要出现类似金正日这样的人,或者像毛主席这样的人。金正日能不能跟毛主席相提并论我是有怀疑的。虽然他在朝鲜的影响重大,但是他个人的品性和思想的开阔性和深邃性都没法和毛主席相比。
主持人:但是“领袖崇拜”这个词完全被妖魔化了,一提到领袖崇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封建、愚昧、落后。
韩老师:甚至想到希特勒!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我觉得现代社会客观上开创了一个“领袖崇拜”的社会,而且是无可避免地开创了一个领袖崇拜的社会。这不就叫相反相成吗?事情会向极端方向转化。因为过去的世界,具体说是文艺复兴以前的世界,是有领袖崇拜的。但是这个崇拜的领袖,或者像中国崇拜的是圣贤先师,比如孔夫子;或者崇拜的是耶稣,或者是真主。这个是崇拜中心,简单说是神权,或者一个神的形象。但是,文艺复兴以后就把各种神逐渐打掉了。严格讲,有了唯物主义,有了达尔文进化论,耶稣这个形象也就被打掉了,上帝也就跟着死了。这是尼采的话。上帝死了,真主怎么能够久活呢?世界的各种神像都被打掉了。打掉了之后,都是普通人。什么叫普通人呢?普通人就是有自身利益的人。有自身利益的人,可以通过民主、通过协商来达成一致。但实际上操作起来,你会发现,有自身利益的人,他形成一个阶级社会、形成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形成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各自追求各自的利益,强者追求利益的能力强,弱者追求利益的能力弱。我们假设起点平等,机会平等,平等的普通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主持人:这个是什么逻辑?
韩老师:这个背后的逻辑就叫“正反馈”。也就是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都是个正反馈。失去了像上帝、安拉、佛,或者孔子这样一种高度神性的人物的指引之后,人们都变得唯利是图。追寻自身利益的社会一定会变成两极分化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强者和强者很容易勾结,弱者和弱者特别容易分散。弱者不容易团结起来,强者就特别容易勾结起来去瓜分弱者的利益。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那么为什么这样的社会特别容易形成领袖崇拜呢?这时候的领袖跟古代的神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集团,或者一个阶级,或者一个阶层,或者一个家族。也就是说,在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阶级与阶级、家族与家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斗争当中,客观上需要一定的团结。那么,能够团结本家族、本阶级、本集团、本地区、本国家的人,他其实仍然是利益型的,他就成为这个利益集团的领袖。逻辑上就是这样。但是这个领袖他不是普遍性的,比如说耶稣,逻辑上讲他是普遍性的,真主他也是普遍性的,孔夫子说的道理也是普遍性的,不分阶级、利益集团,不分地区、国家差别,佛也是普遍性的。但是唯有把这些神像都推到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特殊化的时代——利益集团的时代。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分化成不同的阶级,然后,不同的阶级与阶级之间、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相互较量就产生领袖,客观上就会出现领袖崇拜。但是这时候的领袖,他可能思想高度上不如以前的领袖思想高度高。
主持人:那是不是可以说,领袖崇拜这种情结是现代社会弱势群体用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必然的产物呢?
韩老师:不单是弱势群体,其实包括强势群体。比如说日本的天皇崇拜,就是日本对外侵略时候的精神支柱啊。这是不是强势群体?弱势群体要团结,强势群体也要团结。强势群体团结起来可以欺负更多的弱势群体。比如说希特勒,他当时活跃在德国,一战打败之后德国是个弱国,但是德国的工业基础比较好,技术人员很多,所以德国一旦团结起来之后,它就成了一个强国了,然后就入侵波兰、入侵捷克、入侵法国、入侵比利时。强者一旦团结起来他就变得更强。这是一个要害。古代社会设想了一个内部有差异、有分化,但是有共同精神的一个世界,所以不太讲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现代社会是比较讲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的。这个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其实容易产生代表本集团和本阶级的领袖,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朝鲜这种领袖崇拜其实也不能过分的妖魔化?
韩老师:反过头来讲,比如说希特勒,或者日本天皇,都被当成集权、专制、独裁的象征给推翻、给妖魔化了。那么,按照西方自由主义的逻辑,一个没有希特勒,没有斯大林的时候,是不是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世界?还是说,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由跨国公司、大财团或者说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一些人操纵的世界?这个世界失去神以后是不是会迎来一个魔统治的世界?那么,神跟魔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像金正日这样的,他肯定要求全国人民要团结要奉献,你团结奉献,我为人民服务,这是个相互的。但是在一个魔鬼统治的世界里,魔鬼号召大家都追逐自身利益。只要你追逐自身利益,你的利益自然就落到魔鬼手里去了。因为这个追逐个人利益的市场机制就是这样的机制。这就是最让人困惑的东西。听上去,朝鲜社会不民主不自由,美国社会或者法国社会民主自由,但民主自由平等的竞争当中,产生了大财团,产生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财团拥有全国的财富,甚至全世界的财富。但不对全世界人民负责。他说,你没钱你失业,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我没关系。朝鲜社会不民主不自由,或者不是西方那种标准的民主自由,但是问题是他相互负责。作为国民对国家负责,作为国家领导人对国民负责,它是个相互负责的社会。北朝鲜的领导人,虽然看来很神秘,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他在领导。西方国家谁在领导,谁在统治?不知道,是一群莫名其妙的人啊。光要各个地方的财富,不对各个地方的人负责。所以,到底谁透明谁公开,那绝对是个问号。
朝鲜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主持人:金正日虽然争议比较大,但是这种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朝鲜这种社会制度。您刚才也说,有人说那里是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有人说那里是一个独裁的、暗无天日的社会。尤其是朝鲜的政权,基本上都是在金氏家族内部传承,这也是一个非常受人诟病的问题,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世袭制,而世袭制在很大程度上又被人们作为一个封建的东西所认知。韩老师怎么看朝鲜的这种子承父业的现象呢?
韩老师:子承父业当然不好。为什么不好?当一个国家的财产都公有化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政权也要公有化。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公有的社会。朝鲜的父子相承,恰恰遵循的是私有制的原则。如果拥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就该拥护父子相承。因为当今不论是中国、德国还是美国,如果你做生意发了财,赚了几千万、几个亿,你是不是也要父子相传?也就说,父子相传是私有制在朝鲜的残迹。如果真要谴责,你应该去谴责老布什、小布什的父子相传,要谴责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父子相传。我们今天这个巨大的私有制社会的父子相传没有人去谴责。
主持人:大家默认了私有财产的传承方式是合法的。
韩老师:如果你认同私有财产父子相传是合法的,那人家说我的政权是私有的,那父子相传岂不是也是合法的?其实,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来看,父子相传确实不好,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原则,也就是私有制的原则,父子相传是天经地义的。那你到底用什么原则?你先用公有制的原则来否定它,让它完全变成一个私有制的社会?那你到底是往前进还是往后退啊?所以西方对朝鲜的攻击是语无伦次的。如果你真认同公有制,那么你在批评朝鲜父子相传的时候,就应该去赞美朝鲜的土地、住房、工厂、机器、河流的公有化。这不是很好的吗?抓住朝鲜父子相承这一点,却不指出人家其他的财产不是父子相传,是公有的,是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保障养老和安排工作。总体来讲,朝鲜在政治上确实有问题,带有私有制的成分或者痕迹,但它的经济是公有制的,所以朝鲜是一个复合体。
主持人:关于朝鲜的社会,也一直有很大争议,就是朝鲜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观点认为朝鲜是儒家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封建社会主义,因为朝鲜在历史上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而且儒家文化的传承一直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朝鲜的宪法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金日成同志把‘以民为天’作为座右铭,一向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献出了一生,以崇高的仁德政治关爱和领导人民,把全社会变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大家庭。”这里面提到“仁德政治”,而“仁德政治”是中国儒家一直强调的概念。韩老师怎么看这种观点呢?
韩老师:这种观点也是透过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来看朝鲜,才会说朝鲜是儒家社会主义。但其实我们今天应该反过来看看西方的政治理念是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民主自由是不是唯一普世的、正确的政治理念?多党竞选、三权分立是不是唯一正确的政治体制?那么今天应该怀疑的是这个问题。朝鲜历史上也经历过一个斗争激烈的、风起云涌的阶段,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很类似,中国的五四运动同样波及到了北朝鲜,也波及到了南朝鲜。金正日的父亲是金日成,金日成早期也是一个进步青年,一个革命青年,当金日成这个革命青年想要起来反抗侵略者的时候,遇到了无数分歧。第一个大分歧就是“工人阶级无祖国”,也就说我们为什么只为朝鲜一国的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应该为世界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其中的一种声音。还有一种声音说,我们别管那么多,我们就先罢工游行示威来提高工资。这又是一种革命青年。革命青年里面分了好多种,天天在吵架,于是就把金日成吵烦了,因为整天吵架也不是办法,还不如直接干呢。于是就在金日成周围团结起来一批人,逐渐形成后来的主体思想。也就是说,你们说什么我都不听了,说理也说不清,反正就去干吧。这种情形和中国革命非常像。毛主席当年说,你们这个革命、那个革命,这个理论、那个理论,说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其实和主体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面就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是由各种企业组成的,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组织,每一个组织都有生产能力,比如大型钢铁厂、化肥厂,或者服装厂、皮革厂。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是一个九头鸟,有很多种组织,每种组织都有一个头。资本主义是一个有无数头的制度,而社会主义如要想要形成一个集中的组织,想要成为一个有头的组织,有人就会出来说:这个不行,这个是封建社会主义,或者儒家社会主义。他们用这种方式把所有的非资本主义的组织全部瓦解掉了,污蔑掉了。所有反抗资本主义的组织都需要有头才能成功,但是有了头就会产生权力的集中,权力一集中就会被攻击为“独裁”。其实今天的美国有很多个组织,很多个独裁者,但美国却不允许出现一个社会主义的独裁。比如不允许工会,因为工会控制劳动力的供应,那么工会就是独裁,就是垄断。也就说,美国只允许赚钱的垄断,不允许工会的垄断,只允许赚钱的独裁,不允许反赚钱的独裁。
阶级是需要政党的,政党是需要领袖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这才有力量。但是,按照自由民主的理念,阶级——政党——领袖就意味着独裁、集权,这样自由主义就能从思想上一劳永逸地把社会主义变成空想。社会主义的目标可以随便去想,只要把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瓦解掉、非法化、妖魔化就行。
主持人:那么,朝鲜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呢?
韩老师:朝鲜这个国家,要按照托洛茨基的观点,肯定认为朝鲜是封建社会主义。他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即使国内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要和周围国家的统治阶级打交道,那不就成了世界统治阶级的一员吗?世界上都是私有制国家,世界上那些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私有制大老板的代表,你天天和他们混在一起,不就是世界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吗?所以一国不能单独实现社会主义,必须世界同时实现。托派大概就是这个观点,按照托派的定义,朝鲜肯定不是社会主义。
主持人:如果按照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呢?
韩老师: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也可能不承认朝鲜。托洛茨基认为他就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斯大林要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有争论的。我还是比较赞同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说法,我也对金正日能够认同和理解,因为帝国主义是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大的,反抗帝国主义的人民要团结起来,也必须集中有组织才能强大,所以还是毛主席话说得理直气壮:当时1949年我们成立新中国以后,西方谴责新中国说我们要搞独裁,毛主席说我们就是要独裁,我们要对人民民主,对敌人独裁。这话说得是理直气壮!但是我们今天的领导人,因为不怎么为人民服务了,所以也就没有独裁的底气了。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在当今国际上能够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了,从以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大致可以发现某种规律,比如说没有实行世袭制的国家都剧变了,比如苏联解体了,反而是像朝鲜这种父子相传,还有古巴这种领导人下台把领导权让给兄弟,他们这样的国家反而能保持社会主义本色,那么是不是只有世袭制度才能拯救社会主义呢?为什么社会主义这么容易变色呢?
韩老师:最大的问题是要和私有制作斗争。私有制是个汪洋大海,因为私心是个汪洋大海,私有观念、私有意识是个汪洋大海,所以当朝鲜、古巴、中国在搞社会主义时遇到汪洋大海般的自私自利包围的时候,就变得很被动,就像一个孤岛不停被私有制的海浪拍打堤岸,过一段时间就瓦解了。如果说北朝鲜、中国、古巴的这个政权当中,特别是政权的核心地带,比如政治局常委这一级或者政治局委员这一级都能像毛主席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完全不必要兄终弟及、子承父业。毛主席就没有这样想过,他曾经想把这个政权交给刘少奇来接,后来又考虑过让林彪来接,最后是让华国锋来接,从来没有在自己家人这个圈子里面考虑。很遗憾的就是,无论是刘少奇、还是林彪、还是华国锋都不具备足够的大公无私,不具备足够宽广的胸怀,所以他们都接不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希望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既要在经济上公有化,政治上公开化、民主化,让人民参与进来,更需要的是一场文化的革命,让为人民服务变成人民自发的、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让为人民服务变得自然而然,而不是说为人民服务就是奉献、就是牺牲。为人民服务不是奉献也不是牺牲,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群体,这个政权就不再出现子承父业、兄终弟及的现象。但是,我们以前搞社会主义的那些国家,都是经过残酷的战争才建立的,而战争中带有大量的私有制成分,使得新生政权当中也保留了大量的私有制和私有意识,这样就使得后来的社会主义容易瓦解。至于说只有封建、只有子承父业才能拯救社会主义,我看拯救的也不见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
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中,韩德强老师继续评述社会上对朝鲜的主流看法,比如信息封锁,突出军事,执政能力等问题,韩老师认为朝鲜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在外部强敌和历史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朝鲜追求国家稳定、独立自主、公平合理而做出的选择,西方自由主义不理解朝鲜,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一个团结的、有理想的强盛国家的出现。
视频地址:
http://www.haodaxue.net/html/19/n-8819.html
朝鲜和美国谁更“愚民”?
主持人:据说朝鲜的网络基本上都是对外封闭的,朝鲜对于人口出入境也都进行了限制,这就造成外界无法知道朝鲜国内的信息,而且朝鲜国民也无法知道外部的信息,很多主流媒体和自由派人士就说朝鲜实行的是愚民政策,是为了政权的稳定性,故意让朝鲜人民接触不到外部的信息,韩老师怎么看愚民政策?朝鲜到底有没有实行愚民政策?
韩老师:愚民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有美国愚民政策的方式,有中国愚民政策的方式。让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客观上就能把老百姓愚弄了。因为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弱者追求不过强者,结果弱者肯定要失败,但是死了他还觉得这是命不好,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就像股票市场,在大起大落当中,财产被洗劫一空,你可能不怨这个股票市场,你认为股票市场是好的,是我运气不好,亏了还不知道是谁害了,这就是愚民政策,这种让每个人变得自私自利的政策,恐怕就是一种愚民政策,可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人还认为自己很聪明。
主持人:我们主流思想认为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是正当的、天然的。
韩老师:是的,当他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是正当的,天然的,应该鼓励的,结果就为强者统治弱者,分化弱者提供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精神鸦片。美国就采用了这种愚民政策,中国学美国,也采用了这种愚民政策。那反过头来讲,在美国人或者不少中国人看来,朝鲜就是在实行愚民政策,因为他老是宣传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可是国家、人民看不见摸不着,去爱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民和祖国,甚至去爱莫名其妙的领袖,这不是犯傻吗?这不是愚民吗?所以说愚民是有不同含义的。在自私自利者看来为人民服务的人很愚蠢。在为人民服务的人看来自私自立的人很愚蠢。到底谁蠢?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不一样。朝鲜提倡的是一种相互帮助、爱党爱人民的价值观。在我看来这是想使人民变得聪明。但人民是不是真的都能那么聪明呢,也不一定。作为一个普通的朝鲜老百姓,普通的朝鲜工人或农民,他可能觉得党和国家都看不见,但是中国贩运过去的服装皮鞋,他觉得这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我爱中国的皮鞋,爱中国的羽绒服,或者爱中国的家用电器,这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受到了中国的家用电器,羽绒服或者皮鞋的吸引,他就要跑出来。那么在朝鲜的领导人看来,或者在朝鲜主体思想的领会者看来,这就被那些小玩意给吸引了,最后是要钱不要命。虽然有了那种皮鞋服装,或者是家用电器这些小玩意。最后可能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运,这不是愚蠢吗?因为对愚蠢的定义不一样,就形成对不知道什么是愚蠢的普通人的争夺。在这种争夺过程中,就会采取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办法,如果思想复杂完全可以讲道理。一些朝鲜的基层干部讲道理的水平可能不行,那怎么办?不让你上网,不让你收看国外的电视。这就被西方人叫做愚民政策。它其实是想明民,希望人民都能明白世界国家大事。道理就和一个家庭一样,比如说孩子想去赌博,父亲说不许去赌博,赌场都不许进,赌徒都不准交往;他想去吸毒,说不许吸,作为孩子他觉得很冤枉啊,很委屈。吸毒是我的自由啊,赌博是我的自由啊,不让我去就是不民主不自由啊。再说那到底是不是毒品也难说啊。那很可能是一种精神安定剂。我现在失眠,我现在就想吸毒,怎么样?你不让我去这就是专制,完全可能这么思考问题。
主持人:我觉得很多人的思维就是这样,虽然在朝鲜也能吃得饱、穿的暖,但是一想到专制独裁就觉得不自由。现在自由这个词被大家紧紧攥在手里,四处打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韩老师:自由派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也是犹豫的,他们承认十八岁以下的小孩需要父母管束,不能给他过度的自由。因为孩子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人影响,他分不清好坏是非。很多自由派在这个问题上是分化的,他们承认十八岁以前不能给全部的自由,但他们认为十八岁以后这是完全可以自主了。十八岁以后的公民在个人事务上他其实是可以独立,可以自主了,在个人事务上,比如说要不要吃饭,在哪吃饭,吃什么饭,走什么线路,骑车去还是步行去,这些在十八岁以后是可以自主了。但要害在于这十八岁的公民是不是真的懂得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了,知道自己社会的来龙去脉了,知道自己行动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人类意义了?所以,即使到了十八岁以后也还是不能完全的自由,这就是中国思想。那自由派就反对了。那你就把人民当孩子看,以为人民像孩子一样不成熟,人民永远不长大。自由派会说金正日认为人民不成熟,需要他管教,所以反对金正日这个大家长,反对朝鲜是一个大家庭。他们是这么个思路。那假设把金正日这个大家长撤掉,把朝鲜这个大家族拆散,会怎么样呢?朝鲜这两千五百多万人放到世界市场当中去,让他们自己自谋生路,自己去竞争,自己去折腾,那很可能朝鲜的资源马上会被卖光,朝鲜的土地马上会被污染,朝鲜的环境可能马上会失衡,朝鲜人民可能会大批流离失所。但是自由派说那是人民的自由,只要他乐意,那你就没办法。
绕不过的“先军政治”和“主体思想”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看金正日执政期间的治国思想。首先是“先军政治”,这是金正日在199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先军政治”的思想就是要把军事放在第一位,加强国防力量,让国家事务以军事工作为先,一切以军事工作为重。在“先军政治”思想的指导下,军队几乎参与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领域。当然也有很多人指责朝鲜还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好多时候也在闹粮食危机,可能会造成一些饥荒现象,所以有人就指责朝鲜这种“先军政治”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民生上,反而去发展军事。韩老师怎么看朝鲜的这种“先军政治”?
韩老师:“先军政治”对于朝鲜来讲是迫不得已的。中国1976年以前的社会,虽然没有提“先军政治”这样的概念,但是军人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我们对国防对军事也是非常重视的,其实也是放在优先的地位,但是我们没有这么说,其实比较像。对于朝鲜来讲,他的理由比中国更充分些。
朝鲜面积有十二万五千四百平方公里。土地只有我们中国浙江差不多大,土地狭小,人口不多。这种情况下,四周都是不怀好意的邻居,日本和韩国都是不怀好意的邻居。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就得有办法保卫自己、武装自己。因此朝鲜的军事工业比重过重,因此朝鲜的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受到影响,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但是这总比这个国家被人灭了要好吧。按照自由派的逻辑,前苏联解体了,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百分之五十六十,但是他说有一个好的体制,好的社会,休克疗法现在死了将来就复生。这不是要人们放弃眼前利益吗?放弃眼前的吃穿住行,去追求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主政治体制,为什么朝鲜不可以这么干。我吃得少一点,但是国家强大,有凝聚力有自主权。所以对于西方人所认同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的政治体制,对西方人认同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哪怕给社会带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但都是历史的必然。对于朝鲜这样能够把这么一块狭小土地上,两千五百万人口,带到“五免费”,带到一个比较公平、合理、和谐的社会,自由派“务欲去之而后快”。这是自由主义鲜明的舆论导向。
主持人:金正日的另一个治国思想其实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主体思想”,是朝鲜第一任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在国家政策上的体现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政治上自主,第二是经济上自足,第三是国防上自卫。我从这个内容上来看,我觉得这个主题思想更倾向于国家主义,而不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纲领,那么韩老师是怎么看待朝鲜的这个主题思想呢?
韩老师:对,在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政治理念的人看来,朝鲜他就是“国家主义”,如果你非要跟社会主义挂上钩,他说这叫“国家社会主义”,说“国家社会主义”不就是纳粹党吗?所以他说你金正日就是希特勒。你看他整个这套逻辑是这么来的。但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如果说把金正日说成是希特勒,那反过头来讲,那这希特勒是不是还有可取之处啊?!我看希特勒恐怕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因为至少是希特勒把德国地区的失业率,从百分之三四十给他下降到百分之一二三,这是希特勒对国内经济的重大贡献!希特勒的问题是在对外侵略上,那现在朝鲜光有内部的社会主义,没有对外的侵略,这不是很好的吗?所以国家社会主义就是两面了。一个是对外扩张的社会主义,一个是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公平合理的国家社会主义,那岂不是很好?所以这些都是我们没有深思过的,所以一旦人家用国家社会主义来扣帽子说这是纳粹党、希特勒的时候,就要躲要藏,你说我不是,是了怎么样?我看也可以啊!
80后的金正恩能当好朝鲜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吗?
主持人:金正日去世之后,直接牵扯到一个话题就是朝鲜的权力交接问题,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会怎样发展。现在朝鲜已经是把国家政权交给了金正日的儿子金正恩,而且在金正日去世之后,朝鲜的官方也立即发表声明,要求全体党员、军官以及人民忠于金正恩的领导,但是由于金正恩是一个80后,是非常年轻的领导人,他的执政经验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韩老师对朝鲜的未来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未来形势,有怎样的判断呢?
韩老师:这个判断都跟前面的论述是一致的。如果你按照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去看,第一朝鲜不该存在,第二就是万一存在了一定会很快解体。如果现在不解体那是偶然的,解体时必然的。所以金正恩接班,那第一是接不住,如果接住了那一定会是动荡的。如果不动荡那也是暂时的,整个逻辑就是这样的。这都是透过自由民主的理想去看待朝鲜社会。但是朝鲜可能就不认同这个自由民主的理念,不认同这个多党竞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他在文化上、政治上可能都自搞了一套,自搞这一套西方人看不懂,而我们今天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也看不懂,而跟着西方人一起嚷嚷朝鲜接班不稳定、朝鲜一定是马上要完蛋的如何如何,一个80后的小孩子才29岁,居然能够做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可思议,这其实是透过西方的政治眼光才会做这种解释。如果按照中国政治的眼光,中国不是有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吗?封建社会历史上小皇帝很多,按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来算,他会怎么样?那也可能不但有三代,也有四代、还有五代、还有六代呢。那封建社会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还可以接着做皇帝呢,为什么?我们实际上对封建社会制度化的那个层面缺乏了解,为什么一个三岁的小孩都可以做皇帝?说到底是过去那封建社会制度特别完善,特别规范,谁当皇帝都一样。这不就是你西方想说的吗?他们说民主政治谁当皇帝都一样。那我们过去封建政治岂不是谁当领导人都一样?到底未来朝鲜政权怎么走向,最客观的说法就是不知道,这是最客观的,不好猜测。这个问题我掌握的资料也不够,你非要说他灭亡,说他要瓦解,要崩溃,那你要考虑他内部外部各种因素,这些我了解的不够,所以我没法发言。说他一定会坚持下去,我现在其实也没有理由,或者我也说不清楚,封建王朝也有三代而亡的,还有两代而亡的,变数太多,所以我们今天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在望文生义,“一犬吠影,百犬吠声”,那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拭目以待比较好!
主持人:对于朝鲜未来的局势到底会怎样发展,我们拭目以待。今天节目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收看,感谢韩老师。
-
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 最近连续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大学生自杀真的是因为“心理脆弱”吗?韩老师认为,大学生自杀不是由于心理脆弱,而是心灵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只能进不能退的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虚荣心、名利心是导致心灵空间变小的重要原因。专家开设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并不是治病的药方,而是美化社会、摧残生命的手段。韩老师希望大家能放下名利心虚荣心,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这样就能走出资本强加给人的狭小的自私的“笼子”,去创造广阔的新社会新生活。
内容提纲
1、越走越窄的人生路
2、博士的遗书:永别了,妈!
3、打破鸟笼走向新生活
正文
主持人:“和谐人生,理想之路”,这里是《大道师说》之非常路栏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眼看就要到年底了,2012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提到《2012》,很多人可能都看过这部灾难片。这个词汇蕴含了末日、灾难、死亡以及人的价值等等许多意义,我们今天的节目探讨的话题就跟“死亡”有关。
今年10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本部和同济医学院相继坠楼身亡,7天后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跳楼自杀,短短不到10天发生了“三连跳”。
11月21日——上个月月底,中山大学南校区一名女生从五楼跳楼自杀。
11月24日——仅仅过了三天,沈阳工业大学一名男生从16层宿舍楼纵身跳下。
11月25日,延安大学一名学生从图书馆九楼跳下,坠楼身亡。
11月28日,集美大学外语学院一名同学在寝室里自杀身亡。
11月29日,南京理工大学一名男生因为在学校使用违章电器——有网友称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处分而剥夺了他考研的权利,因为压力过大而从观光塔上坠楼跳下。
这些事情一出来就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我们今天就与韩老师一起探讨大学生的自杀问题。
欢迎韩老师!
韩老师:大家好!
1、越走越窄的人生路
主持人:韩老师,刚才听了上个月月底发生了这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事情,您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听到这样的消息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韩老师:我的感受是,这其实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化社会的一个抗议!我话说的不好听。其实,我们工业化的社会是一个“鸟笼化”的社会,一个制度化的社会,里面分了金丝鸟笼、银丝鸟笼、铁丝鸟笼,还有竹丝鸟笼。它分了无数鸟笼,这个鸟笼的格子变得越来越细,然后每只小鸟在这里面转不了身,所以既有在富士康这样在铁丝鸟笼里面的自杀,也有像华中科技大学或者你刚才讲的沈阳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银丝鸟笼里面的自杀。其实,对于一只小鸟来讲,它想能有一片天空能够自由飞翔,但现在我们把自由飞翔的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有些小鸟因为不能从铁丝鸟笼爬到银丝鸟笼就自杀了,有些是在鸟笼子里面不能一格一格往上升它自杀的,有些就是受不了鸟笼子本身狭小的空间和被剥夺的自由而自杀的。
主持人:有细心的网友整理了今年以来的各个大学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他们绘制了一张地图,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这样一张地图。根据卫生部公布的一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大概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居高的国家。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这种青少年的自杀率明显上升,并且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在15—30岁的这样一个年龄段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医学上的什么疑难杂症而导致死亡,更多的是因为自杀。韩老师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韩老师:一般的说法认为我们的独生子女这一代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的考验。但是,我真的非常同情这些自杀的十三四岁和十七八岁的孩子们。我认为不是他们的心理多么的脆弱!我倒是觉得,那些没有自杀的人忍受能力是不是太强了?实际上,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是一个资本至上、利润至上的时代,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没有尊严的,他都是为资本做奴隶做工具的。所以,今天这个社会,不但是中国也包括日本、美国、德国,它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鸟笼子的社会,而鸟笼子变得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密集,那个格子变得越来越小,这才是问题!日本是在发达国家里面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此外还有就是北欧、挪威、瑞典。这些我们通常认为是福利国家的地方,鸟笼子里至少是有饲料的,中国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贫穷而自杀——鸟笼子里面没饲料了,他又没法再换一个鸟笼子去找饲料,所以他就自杀了。有些是鸟笼子的上升通道被堵死而自杀的,有一些就是因为这个鸟笼子的格子太小而回转余地太小了,他干脆就自杀了。所以,我们今天的问题不简单是说中国特有的问题,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今天是这个人类社会,我在想如果陶渊明回来或者庄子回来,他们的选择是不是会自杀?过去他们可以当隐士,现在当隐士你都没地方!所以干脆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主持人:其实,现在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比前三十年更自由了……”,您怎么看?
韩老师:这个“自由”是指物理空间上的自由,物理空间上其实是在自由发展。比如说,我们的交通工具发达,交通系统的运送能力的提高、速度的加快,我们手机通讯的发达。但问题是我们的心灵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物理空间确实变大了!但是,人实际上真的是一种精神存在,它不简单的是一种物理存在。所以,当他的精神空间被压得越来越小的时候,他干脆就自杀了。比如说你刚才讲到的华中科技大学的那个博士生,在别人看来你读博士了——好多人他就想要这个位置,退一步你至少是一个硕士嘛!是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什么叫心灵空间的狭窄?就是这个社会其实不允许你退,你一旦往后退说我这个博士不读了硕士也行,无数目光就会聚过来说,“你这个人是不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你这个人是不是给家里人丢面子呀?”你看,所以他的心灵空间变得非常狭窄!最后他可能博士学位取得不了或者他觉得取得博士学位的过程比较肮脏、比较卑鄙、比较龌龊,他不想走这种路!但是,他又受不了别人的这种指责的目光、嘲讽的目光,他就跳下去了。这些人的物理空间其实是很大的,但是他的心灵空间会被压缩得非常小!要害就在这儿。
2博士的遗书:永别了,妈!
主持人:既然刚刚提到了博士,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北京邮电大学一个博士写的一封遗书,在他跳楼之前给他母亲写的一封遗书。这封遗书的名字就叫《永别了,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和韩老师来探讨一下。
“(第一段)想好了,我真的想好了!我想我真的想好了!
(第二段)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击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努力都会被既得利益集团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清我!让我最终下了这样的决心。世俗的炎凉、城市的丑恶、恶心的嘴脸、可恶的压力……你们都随风去吧!”
韩老师:你看,这个博士写的文章实际上真是对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资本社会的一种控诉!“一沟绝望的死水”,你看这个话说得多好!这社会里面有点儿人味吗?比如说他作为博士,他得怎么去评职称评论文?怎么去取得博士学位?按照我们今天大学里——我估计华中科技大学可能会有这种规定:你必须在SCI上头或者IEEE上头去发表论文,发表论文之后你才有资格去申请博士。对于华中科技大学来讲,迫使博士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样他们才能够提高大学的排名,而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逼着学生走上了造假的道路。也就是说,你真要在IEEE或者、SCI这些检索的期刊上发论文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难度它是双重难度:第一个就是你要有真才实学,而我们今天博士有真才实学的恐怕是不多的!那么没有真才实学还必须去发表文章怎么办?那就只能是走歪门邪道。这个歪门邪道多了去了——造假或者是说买版面费,或者是雇“枪手”等等。这一类污浊的手法他不想采用,但是光明正大的道路又走不通,或者因为非常窄——跟中彩票的头奖差不多,所以这样他就只有一条路:死了算了。这叫宁折不弯!反过头来讲,他的死亡是对我们今天的博士制度和我们今天学术制度的一种控诉!
主持人:他这里讲的利益集团是不是就是指“学校”?
韩老师:我估计他遇到的利益集团肯定是指学校里面的利益集团!比如说学校,它实际上按说正常的出科研成果、正常的评职称或者是评学位的话,它应该是要按真才实学来。但是,真才实学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难以衡量的事情!像北航的高歌教授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是因为他的思想太自由,思绪太凌空,所以最后同事们都无法接受他。再有一个就是学校里面的特点是这样的:看上去都是教授博导,但是分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里面,专业里面还有不同的专业方向,其实是“隔行如隔山”。那么,怎么证明我的水平很高呢?不同的行你无法相比!但你又要让不同行的人来评比,怎么办?那么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咱不论你有没有水平,不论你有没有价值,就论你有没有在国际期刊上发文章。这叫量化考核,无争议。这种考核、无争议、可量化的评比制度就迫使人们走上了造假的道路。
主持人:但是,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有心理学家就会讲,高知群体往往追求完美,然后心理更容易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再加上性格内向的人可能跟社会缺乏沟通的主动性,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极端情绪。韩老师,您看这是不是一种极端情绪?是不是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呢?
韩老师:什么叫“高知群体追求完美”?什么叫“完美”?我估计这个博士也不追求什么完美,他只要有个毕业证就可以了,他只要能够按照正常的学习和正常的研究途径取得博士学位,就可以了。正常而已!他不要完美,完美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是,现在正常的途径就不见得走得通!
主持人:我们继续看他后面写的这几段:
“(第三段,连续写了两个“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这是对他母亲说的话)
(第四段)我可怜的让我万般不舍的妈妈,最对不起的就是您!我此刻一想到您苍苍的白发、粗糙的双手,一年大部分的饭菜只是馒头就咸菜,一件夹克穿了那么多年,每年过年都是那一件,我都会心痛得要死!儿子不孝!不孝!没能让您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么多年您一个人含辛茹苦供我一直读到北邮的博士啊!曾经,我所有对您的承诺都没有办法履行了。对不起!对不起!儿子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自从离开老家之后,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让您也来北京吃一次烤鸭,看看天安门和故宫,住上楼房坐上小车,不用再为我去捡垃圾拾破烂,不用在给人家做饭赚钱瞧人家白眼。”
韩老师:所以,你看这个博士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博士!其实,他无非是希望兑现过去对母亲的承诺,能够让母亲过上一个相对荣耀的生活。他无非是要追求这个!但这个路也可能会被掐断,或者说这个路要走的话他遇到了他心理上的障碍,而那个心理上的障碍其实是良心上的障碍。有可能!也就是说,你放弃良心——我话说得不好听一点——比如说去舔导师的屁股,这论文可能就通过了。但是,他不愿意走这些——或者说他也没有这样去想象过,不愿意去走这样一种龌龊的道路。最后他会感觉到整个世界就是黑暗,就是一潭绝望的死水,这样的话他才会觉得对不起母亲。反过头来进一步说,他为什么不能够退一步说从博士退到硕士?从博士退到硕士不是一样可以求职吗?甚至你说,放弃硕士学位按学士学位去找工作,不是更容易找吗?也就是按照“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思路,他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他母亲——我估计肯定也是跟整个社会舆论一样给他的儿子制造了一个只能进不能退的一种舆论压力,一旦退下来之后就颜面扫地。当然,我估计他母亲肯定其实也会接受,如果作为儿子告诉母亲说,“跟你商量商量,要不我就去跳楼!要不博士咱就不毕业了!”我估计这个母亲肯定也会接受说,“算了,咱不跳楼。我们就‘好死不如赖活着’,赖活着就行!”他母亲也会接受。可是,为了给孩子以压力——其实我估计他母亲类似的情绪以前没有表达过,整个社会舆论也不表达说你可以往后退,这个社会舆论是逼着你只能在功名利禄的台阶上一步一步往前爬而不允许你往后退,退一步你就会让相关的人都会看不起你。这个才是问题!
主持人:像他母亲,其实是靠捡破烂捡垃圾或者在工地上给人打工这样去来维持生存,一直供他读到博士,这样的家庭其实过得是很艰辛的。
韩老师:其实,他母亲捡破烂供自己的儿子上硕士上博士本身就是不允许他退的!因为如果可以退的话,为什么小学毕业不是可以去打工吗?初中毕业也可以去打工呀?高中毕业也可以去打工呀?为什么他母亲含辛茹苦的原意去捡破烂供养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不愿意接受比较低的社会等级。其实逻辑就在这儿!其实,愿意接受比较低的社会等级——你不去追求那个金丝鸟笼、银丝鸟笼、铁丝鸟笼,在竹丝鸟笼或木头丝鸟笼里面一样可以呆的话,实际上就没有他的前半生,也就是他的前半生就不用这么努力。对于他来讲,退一步就意味着否定前半生,所以这样他才不能退!
主持人:我们继续看!
“(他后面讲)可是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都没有给您!我甚至连您一直想要的却舍不得买的假牙伴侣都没有给您买到!每当晚上躺到床上想到您每顿饭都在用那戴不牢的假牙痛苦的磨着干涩的馒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流。100块呀!不过就是100块!100块还不够那些老板官员们抽一盒烟的烟钱,我却给您买不起!”
这是讲他给他母亲买假牙的这么一个故事。
韩老师:这里面可以再延伸出去一步就是关于个人奋斗,个人奋斗的路一旦失败他摔下去就是万丈深渊的,个人奋斗意味着作为母亲要做很大的奉献,作为他自己也要克服和学习工作当中的种种困难,他全部奋斗的目标都是将来拿一个博士学位或者是评一个什么教授,如果他的目标是这么锁定的时候,一旦教授拿不上他就可以把全部的生活都给否定!个人奋斗的路实际上是进一步山高路险,但是退又没有退路,所以只有悬崖,那就要跳下去。今天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注意到根本就不是什么心理脆弱的问题,而是这样的社会舆论不允许退的问题。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谁都不愿意退?退一步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地位、社会的面子都要被剥夺掉,做人的尊严会被剥夺掉!这才是问题!
主持人:他后面也讲:
“我太没有用了!现在知识太没有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
现在要凭真正的正直的才华去出人头地太难太难了!我也曾试着找过工作,但是没有人用我。我对这个世界彻底的绝望了!绝望了!我的肝又开始痛了,不能再写下去了,我走之后哥哥一家应该会对您好一点!保重!终于可以一了百了了!我很高兴!永别了,妈!”
韩老师:我感觉这段话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说他也曾经去找工作,但是找不着工作。他要找什么工作?实际上工地里的工作有的是!生产线上的工作有的是!他不去。他非要去找——比如说学校里的工作、科研机构的工作或者是政府机关的工作,那个是不容易找的!
主持人:这要跟他的博士的这样一个地位要符合的。
韩老师:对!他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在社会地位这个坎上被卡住了,他非要说跟自己的身份跟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那个工作,那他肯定找不着!所以,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个人其实就活在社会地位当中,活在虚荣和面子当中。可是,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社会舆论把人全都逼到了面子里面去了。所以我就说,看上去物理空间很大,心灵空间其实变得很小了。其实,按照他这个博士的论调,那么我也该去自杀呀!为什么呢?因为我到现在为止还只是一个副研究员!我就没有评研究员评教授。按照正常社会舆论的话就是说,“你这个人无能!你这个人就是属于不求上进!你这个人就对不起谁谁谁……”我就对不起了,怎么样?我就不求上进了,怎么样?你看这个叫“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个一做到,实际上不但不自杀,你还可以飞出了这个鸟笼子了,实际上。一旦你没有那个名利心的话,你就从那个笼子里面出来了,你不在鸟笼子里面了,一下子你就自由了。但是,今天我们从小读书过来他就全在名利的鸟笼子里面,他那个心就跳不出笼子,所以他就没有办法。
主持人:但是,这个名利心确实不容易想明白!很多人其实也想摆脱名利心,但是在这个社会体制当中他没有办法摆脱!
韩老师:名利心它其实跟社会体制没有关系!名利心就是你想摆脱就可以摆脱的问题,无非就是别人说你不求上进,那你就说“那我就不求上进。”别人说你无能,你说“我就无能。怎么了?”一下子就把周围的舆论打破了!所以,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人生活在什么当中?他看上去是自由的,实际上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当中!
3打破鸟笼走向新生活
主持人:我们看看后面网友的评论,其实也是在一定意义上在去代表着今天很多普通人的心声,他们是怎么看待大学生自杀的这样一些事情的?有网友留言评论说:“真不该可怜他的妈妈!社会什么时候不是这样的?一味的抱怨有个屁用!唯有不向命运低头,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是正道!”他们讲“让自己强大起来!”
韩老师:“让自己强大起来”其实就是在鸟笼子里面一格一格往上爬!但现在的问题就是:你强大起来要关系吧?你要有金钱吧?你要有权力吧?这些途径都被把持了的时候你凭个人努力现在很不容易往上走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说这话其实就像在说,“彩票头奖这次没摸着,你接着买注呀!接着下注呀!”你下的注越多庄家赚得越多,你越死定了!网友实际上说到底就是:第一,你绝不是跳出了名利心;第二,其实就是接着下注。这个看上去说得很好听,“要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对不对?其实关于这个鸟笼子的问题,这里真的可以多说几句。我们现在鸟笼子里面养鸟,他是个填鸭式的养鸟,就是这个饲料是给你塞进去的,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吃!你也不知道哪里去找饲料,最后你只能说是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学过来一直在被填鸭饲料,所以学完了之后你就觉得好像有知识,但是整个就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智慧,所以当他去找工作的时候一旦碰壁就会觉得自己太无能了。因为从小是被填鸭过来的,不是像散养的鸭子它是在广阔的湖泊和沼泽之间自己寻找小鱼、蚯蚓,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找工作!整个天地就是他的工作岗位,那是散养的鸭子。我们现在实际上是鸟笼子里喂养的填鸭,所以这样的话这些鸭子当然心理脆弱了。
主持人:还有网友评论说,“说实话,我大学期间也曾经想过自杀,不过我没有兄弟你猛!我无法想象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形,哪怕你活着惹他们生气也比死了让他们伤心强呀!”有不少网友其实认为,要对父母承担责任所以没有选择自杀。那么,是不是我们就是可以说自杀的这些学生其实对父母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我想很多网友这样认为。
韩老师:这个网友的评论当中有几个要点:一个,实际上有一个自杀金字塔体系,就是一个人成功的实施了自杀,它得有10个人准备自杀,但是最后没有勇气实施,然后得有100个人想过自杀。所以,按这个金字塔比例,我们现在每年自杀的人数在25万左右,这25万里面就得有250万想过准备自杀但是最后没勇气,还有2500万人是想过自杀的。它是这么一个自杀金字塔的体系。这实际上是对这样一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格式化的鸟笼子的一种巨大的抗议,以人的名义、以人性的名义、以自由的名义对这个社会的巨大抗议。其次,你刚才讲自杀的人是不是对父母关心不够或者说对父母的感受关注不够?这里面就要看是什么父母了,许许多多的父母他们本身就非常虚荣,然后就给孩子灌输了极其虚荣的一整套价值观,就不许孩子回头!比如说你一旦该考100分的你只考了99就遭一顿打,其实99跟100有什么区别?但是他就不许你退。什么叫自由?“进可攻,退可守”才有做人的自由,现在是只许进不许退,你就是在做奴隶嘛!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把孩子当奴隶来培养,当奴隶来训练,然后养成了孩子当奴隶的心态:只能进不能退。你哪怕是地位再高,你也是只能进不能退的一个奴隶!我们中国象棋里面什么棋是只能进不能退的?小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什么车马炮之类的都是能进能退的!自由就是能进能退。但是,现在我们这个人生变得只能进不能退的时候,我们都变成了过河的那卒子。是这样的吧?
主持人:提到这个社会问题,还有网友说,“如果有一天我也想死,并且去意已决,我就要杀几个贪官,还要去炸政府,想想还是要……”他也觉得社会有问题,但是他自己说,“我是恐怖分子。”他有恐怖分子的这样一种心态。“与其说我孤独一人去死,不如说我用10年时间规划一下,要让那些人陪葬。”有一部分网友是有这样一种想法。
韩老师:一旦用10年时间规划,他就不容易自杀了!真自杀还要顺带捎上几个人的,他恐怕也是激情杀人。药家鑫是富家子弟,富家子弟用车撞人,然后那些被他的父母买通的那些辩护律师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其实,要这么说的话,我记得去年还有一些校园屠杀案,把幼儿园的孩子杀了,把小学孩子杀了。(弑童案)那些其实也是激情杀人,他就是不想活了愿意拉几个垫背的,这个岂不是激情杀人吗?他真要是说准备10年时间跟社会干,那么我估计杀的人不是十来个,他可能一下子杀了上百个的有可能!因为我们今天学会用10年的时间去搞炸药,去搞爆破技术,去学习爆破技术,最后去炸一座大桥,你看那死的可能上百人、上千人!所以,反过头来说就是他们当初杀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一定是属于激情杀人!可是问题是说,现在这个社会它整个的充满了这种贫富之间的鸿沟,药家鑫这样的富家子弟他可以被辩护成激情杀人,然后那些穷人、下岗工人、失业工人去杀人就说你这是穷凶极恶就是变态就不是激情杀人。要说激情它都是激情,要说有问题,不能用激情杀人去辩护,那么你药家鑫也不该这么去辩护!但是我们今天的社会舆论就会被富人所把持。
主持人:是的!有媒体在诸多的自杀案件背后往往会这么写文章,它们说,“抑制轻生厌世的病态心理,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剧烈的社会转型、社会竞争会导致一些心理边缘人群。”他们用了一个概念就是“心理边缘人群”。“比如说农民工,城市低收入者以及面临升学、就业、就医等巨大压力的人群的这样一种心理健康。要主动的向他们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医疗以及社区、工厂、学校要为他们多组织文体活动交流活动,让他们有倾诉的话筒和表演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社会的关怀和温暖。”韩老师,您觉得就媒体开出的这样一种药方是不是合适的药方?
韩老师:这个药方可有一比!他得的是癌症,你贴上去的是狗皮膏药,这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儿!今天的舞台是我们资本奴役统治整个世界的问题,是一个官商勾结、黑恶勾结的问题。这么深重的问题可以用刚才举的那些药方去解决吗?什么叫“社会边缘群体”?那些博士是社会边缘群体吗?那些博导是社会边缘群体吗?这些人都出现自杀问题之后,说明什么?说明今天不是哪一个群体问题,而就是整个社会体制的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些专家也开出了药方,他们说“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另外一个是“生命教育”。您是怎么看待他们讲的这几个概念的?
韩老师:我看开出这个药方的那些心理专家他本身心理就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心理专家我接触得多了!我估计很可能下一回就是这些心理专家跳楼自杀了。还干预别人呢?他有这能力吗?
主持人:就像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教育学生怎么样去认识生命。
韩老师:学生是热爱生命的!天然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他自己的!怎么需要别人来教育我热爱我的生命呢?是因为今天整个社会体制摧残这种生命,他受不了这种摧残!与其被你们慢慢的折磨死,还不如我自己一次性了断算了!这才是要害!所以不去深刻的检讨我们这样一个摧残生命的资本制度,而把责任轻轻巧巧的转嫁到那些自杀死亡的人身上,这叫残忍!
主持人:我注意到在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出来以后,专家和媒体也是开出了类似的药方,包括郭台铭邀请了很多心理医生到富士康去做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疗。非常类似!为什么整个社会舆论给他们——农民工、大学生这样的一些群体——开出的是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它们背后有什么内在的逻辑?
韩老师:那当然了!郭台铭出来邀请咨询心理专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郭台铭就是这样一个资本制度的受益者,是这个资本制度的设计者或者主要设计者之一。所以,当他看见他设计的那个鸟笼子体系里面的那些小鸟自杀了的时候,他不可能说“我们把这个鸟笼子给拆了吧?”他不可能这样想!只能说,“小鸟们,这个鸟笼子很好!”找一些吹鼓手来鼓吹鼓吹、宣传宣传,这个鸟笼子是一个很好的鸟笼子。这样就说,“你出的问题是你小鸟的问题!鸟笼子本身的好的!”然后,我们那些心理专家也是被那些鸟笼子的设计者所雇佣的专家,他们就跟着说“是是是……鸟笼子本身是好的!就是小鸟不好!
主持人:我们节目的最后,还是想请韩老师对“曾经想过自杀”的人、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人、处在压抑痛苦状态的人、思考生命价值的人提些建议:我们怎么样去摆脱这样一个鸟笼子?怎么摆脱学校、社会或者体制的鸟笼子?
韩老师: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你都愿意死了,那么怎么活还不容易吗?这叫向死而生!对那些选择自杀的同学而言,命都不要了,那么对社会的想象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一旦对社会的想象调整过来,其实生命可以重新焕发异彩!那个博士生、那些大四、大三自杀的学生,当你在名利的道路上走不通或者走得很痛苦的时候,你能不能想一想不走那条名利之路?走一条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岂不是更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也是可以死的,但不是自杀,而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重于泰山;如果为个人而死,死得轻于鸿毛。社会舆论针对这些自杀的同学也就是这么一阵就过去了,真正痛苦的是他的家人,他们这种“死”还真是轻于鸿毛的!如果说用一生的言行和实践去走一条为人民服务的道路,那个道路实际上是一个海阔天空的道路!是一个心灵极其自由的道路!为什么说叫“心灵极其自由”?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一群为人民服务的人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里面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的!没有标准你可以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实验、去实践,你会得到良好的感觉,这就叫心灵的自由。所以,我感觉对于这些同学来讲,应该考虑这么一个切换:从为人民币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切换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就会一下子摆脱所有鸟笼子的束缚。
主持人:听了韩老师这一席话,我也想起了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经对那一代五四青年们也说过类似的话,说过关于自杀的问题,因为那样一个时代同样是一个自杀流行的时代。李大钊这么讲:
“中国社会到了今日,黑暗算是达到极点!中国若有血气、有理想、有精神的青年对于这种黑暗的社会没有趣味的生活当然不满意、失望、悲观,我们对于这种自杀而死的不幸的青年当然要流几点同情的眼泪,因为他们实在不是醉生梦死的青年。然而,对于他们的自杀终不能不抱一点遗憾。因为他们只是厌倦卑污的生活,不知创造高尚的生活;他们只知道通过死亡来逃避旧生活,不知道要去寻找新生活。我希望活泼泼的青年们拿出自杀的决心、牺牲的精神反抗这颓废的时代文明,改造这缺陷的社会制度,创造一种有趣味有理想的新生活!”
“自杀的流行是青年觉醒的第一步,是糜烂社会颓废时代的曙光一闪。我们应该认定这一道曙光的影子,努力向前冲出这个关头,再进一步接近我们的新生命!我悯吊这厌世自杀的青年,我不能不希望那些不怕死的青年,我不愿青年成为旧生活的逃避者,而愿青年为旧生活的反抗者;不愿青年为新生活的灭绝者,而愿青年为新生活的创造者。”
韩老师:说得太好了!我非常赞赏李大钊同志这一段评论!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节目的结束语。
主持人:我们就以李大钊先生的这一番评论与大家共勉!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查看详情>>
“中国模式”的人间正道(上) (2011-12-29 18:50:20)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非常势
视频地址:http://www.haodaxue.net/html/70/n-8970.html
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中,韩德强老师评述了思想理论界对“中国模式”的各种解读,主流经济学家将中国经济发展归功于以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将中国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需要启动政治体制改革,韩老师则认为“中国崛起”是给西方打工的“长工崛起”,是“一党执政”推动和巩固的结果,政改的方向不是西方的“议会民主”,而是毛主席探索的经过创新的“大众民主”。
内容提纲
从来不曾存在的“北京共识”
“中国模式”是“被崛起”的发展模式?
“一党执政”客观上巩固了“世界打工国”的地位
“大众民主”是真正的政治制度创新
从来不曾存在的“北京共识”
主持人:关于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的讨论不仅被普通民众津津乐道,还受到了国内学术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到底什么是“中国模式”?它有什么样的内涵和特点?中国模式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和韩老师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看看韩老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韩老师好!
韩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韩老师,04年的时候有个叫雷默的美国学者他把“中国模式”概括为与“华盛顿模式”相对应的“北京共识”,但其实关于什么是“中国模式”,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术界实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倾向于中国的飞速发展的经济,也有人倾向于中国举国体制的动员能力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成功应对了汶川大地震、举办了让全世界都叫好的北京奥运会。韩老师怎么看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讨论呢?是什么原因使大家如此亲睐中国呢?
韩老师:因为中国经济总量上的排名是连续不断地前进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普遍比较低迷的时候、进入萧条的时候,中国经济还能以9%、10%的速度增长,这就被称为“中国奇迹”,然后支撑这个奇迹的政治经济的体制、社会运行的机制就被称为“中国模式”。但是我感觉雷默提的“北京共识”,其实不见得有这么一个东西。“华盛顿共识”是确实有的,“华盛顿共识”其实就是要推进私有化、市场化,要解除管制,要允许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相信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
那么“北京共识”是什么?有这种共识吗?我们当然是有这么一个表述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内部是争议非常大的。有一派,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像吴敬琏、厉以宁这一派,他们认为“北京共识”就是华盛顿共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就是靠不断地推进市场化和私有化。如果说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问题,那就是私有化还不够,市场化还不够,特别是政治制度还没有向美国学习。所以中国今天的主流经济学界观点认为,让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是“华盛顿共识”。
另一派则不这么认为。另一派认为为什么中国能够有8%、9%、10%的经济增长,而且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差不多是连续六十年的经济增长。六十年当中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间也有很多小波动,思想文化也有很多的变化:过去是强调“为人民服务”,现在是“一切向钱看”。不过这六十年当中保持连贯不变的是什么?其实是共产党的领导的一党为主、多党参与、多党合作的这么一个政治体制,这是连续六十年不变的。所以解释中国近些年经济高增长的原因非常不一样,一派就强调实际上是华盛顿共识,市场化、私有化,另一派强调中国政治的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理念,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两派,哪有什么“北京共识”呢?
雷默是个外国人,他是从现象看问题的。从现象上讲,似乎是我们有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似乎有一种既要有市场、又要有政府的模模糊糊的左右两派的平衡,他就把这个当成“北京共识”了。
“中国模式”是“被崛起”的发展模式?
主持人:关于中国为什么经济能够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新加坡《联合早报》曾经发表过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称,中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崛起,其实是全球化的结果。这篇文章中提到,中国模式是一种“被崛起”的模式,而不是自主的崛起模式,是一种“被发展”的模式,而不是一种内生发展的模式。韩老师怎么看联合早报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这种解释呢?
韩老师:联合早报这种解释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它首先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一个共识,也就是说中国为什么能够改革开放当中取得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成就?不就是因为跟国际接轨吗?不就是因为全球化吗?不就是因为中国是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方、世界各国都到中国来投资吗?这个是对所谓“中国崛起”的基本判断。也就是说,这就是主流经济学家们强调的。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不断成长啊?不就是因为私有化、市场化吗?资本自由流动吗?资本跨境自由投资吗?你看,这是联合早报的声音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致的地方。但是不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联合早报用了一个词叫“被崛起”。“被崛起”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如果说利润是流向外国的,污染是留在中国的,资源消耗的是中国的,制成的产品是送向美国、日本、欧洲的,那么这个究竟是中国的GDP呢,还是美、日、欧在中国的GNP呢?这样就出来一个问题。所以联合早报“被崛起”这个词里头,包含着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那个判断。也就是说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谁的成就、什么意义上的成就,联合早报用“被崛起”这三个字进行了怀疑。
主持人:这是从整个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是从中国国内的经济来看的。中国多年来实行的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特别是在去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占到GDP的26.8%,而美国只是占到了8.8%。所以说中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的依赖于外部市场的。是不是说这种经济上的依赖也会带来政治上的被动?
韩老师:不然。要害是你这个出口是什么构成。如果中国出口的是中国自己自主技术的大飞机、自主技术的汽车,那哪怕中国出口的比例占GDP比例再高一点儿,比如说从26%上升到30%,这都不见得是大问题。其实中国即使出口了一部分汽车,这部分汽车也是境外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设厂制造的这个汽车,或者是我们出口的汽车是用国外的技术、国外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出来的汽车用于出口,这个才是问题。其实中国出口当中更多的构成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的合资企业,他们的出口算成了中国的出口。这种出口不简单是对国外市场依赖度高的问题,就是国内市场也是被外资控制的。这才是问题。所以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高,这只是一个表象。那日本的出口依存度也是很高啊。
主持人:问题的关键在哪呢?
韩老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自主的技术和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当中,总量上我们是不断地在增长,结构上讲中国高端的技术、高端的工业被跨国公司所垄断和摧毁了。
“一党执政”客观上巩固了“世界打工国”的地位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在经济上没有独到的创新之处。那我们再来看政党制度,其实中国模式既不同于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模式。其中主要一点就是中国没有实现多党制和议会制度,没有搞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权分立,而是始终保持着一党执政的政党制度。经济上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但是政治上还依然保留着中央集权的制度,这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中国模式”的特点或者特色呢?
韩老师:这也是被西方最诟病的弊端,说我们不自由,践踏人权,新闻不开放,所以中国按照他们的定义还是个“前现代国家”。尽管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的产品,但他们说我们的政治制度还是个“前现代”的政治制度。这个还是说得有意思。这个“前现代”的政治制度,它所创造的现代的生产能力、容纳的现代生产能力,它的容量可能还更高。我们前面说了中国今天的崛起是不是崛起,还是个“被崛起”?这都值得争议。在我看来,“中国崛起”的说法本身不见得成立,只能说中国经济总量肥大了,我们总量增加了,这没错,但是结构摧毁了,结构高端被跨国公司占领了。这究竟是中国的崛起还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崛起,这一定要分清楚。所以我觉得“中国崛起”的说法本身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呢,在今天是世界舆论当中,中国这个地区确实也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地区。这也是个事实。那比如说跟印度比,跟巴西比,跟俄罗斯比,跟这些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大块头比,那中国的成绩单还相对比较好。中国的政治比较稳定,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有值得深思之处、值得称道之处。俄罗斯想吸引外资,他吸引不来啊,他自主技术也没有了、外资也没怎么吸引来。印度,不光是教派纷争、政党纷争。比如说印度的基础设施,印度的高速公路、印度的机场、印度的通讯业,那跟中国相比明显落后啊。只能够说在相对意义上,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可称道之处。你要说,和中国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梦想相比,那我们可能实际上走得不是越来越近,甚至有可能越来越远。用过去的话讲,我们中国本来他是可以作为一个自主的经济和社会有机体,但现在呢?我们却成了世界经济的“长工”。那我们是这个世界经济的长工,而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则是世界经济的地主,我们这个长工是干着活的长工,印度、俄罗斯、巴西,他是失业的长工。他们的地位就更惨。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这个长工还有活干,还吃得饱饭,所以这个叫“长工崛起”。
主持人:那中国政治上的统一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是有一定的作用呢?还有一点,时下很多自由派的人士也在强调一点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太滞后了,反而影响了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怎么理解他们这些观点呢?
韩老师:中国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左还是右,实际上都有意见。普通老百姓也有意见。当我们今天的腐败越来越严重,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找问题的症结,众口一词说就是这个一党专政搞的、一党执政闹的,确实这种说法很有依据。你仔细去看的话,就会发现,每一起大案、要案背后,每一起贪污腐败案件背后,实际上都是有一连串的保护伞,这个保护伞最后都会通向中国的高层。这个高层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地带。所以有一句民谣说得好:“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都在主席台”。是吧?这说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严重问题的国家。但是也有另一面。假设中国政治体制变了,就像一些自由派人士所建议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成为类似台湾的国民党,放弃一党执政的权力,成为多党竞争当中的一个政党,或者分成两个党相互竞争,会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腐败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据我的判断,今天中国一党执政也是它的有优势之处。这个优势就是,在发达国家面前,它是一个集中的“长工”,他谈判能力比较强,他有个集体谈判的力量。如果你变成多个“长工”,多个长工在地主面前争活干,那长工的工资是会降低的!你说有很多长工去争活干,这个说这块地我来种,那个说那块地我来种,那工价就会下降。今天中国一党执政的局面,使得我们作为一个集中的长工去发达国家面前去争地位,相对能争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位置。人家也愿意把活儿交给你这样一个集中的长工干。这是我们今天相对还有优势之处。第二呢,就是,在一党执政之下,政权比较连续、稳定的时候,主要的精力它可以放到经济建设上去。如果政党是多党竞选的情况下,那么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怎么样争取连任。台湾国民党放弃一党执政地位之后,主要的任务就是争取连任,主要精力放到这个上头去了。这样的话,基础设施的建设、民众福利的改善,会相对往第二位、第三位排。所以实际上民主体制也有这个问题的。那有人说,那也不是不改革的理由啊?民主是有问题,为什么不尝试一把呢?为什么就不相信人民群众呢?是吧?这样就构成非常强烈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
“大众民主”是真正的政治制度创新
主持人: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就不进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了呢?
韩老师:政治体制是需要改革,问题是怎么改。民主的成分要增强,问题是增强什么样的民主?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1976年这段时间,尝试过一种叫“大众民主”的东西。所谓“大众民主”,就是人民群众可以有“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自由。其实还可以有成立各种组织的自由,你成立组织之后政府还给你提供比如说大字报的纸张、墨笔、喇叭甚至提供房间让你去组建各种各样的组织,也可以叫政党。造反派其实就是政党,各个地区其实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党。这个是我们曾经尝试过的东西。这种政治民主还只是前三十年1949到1979年这段时间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还有一个部分是经济民主。所谓经济民主就是说每个人都当家做主,这个工厂是我们大伙儿的,这个工厂的决策要我们集体讨论通过,这个就叫“经济民主”。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应该要借鉴、吸收毛泽东时期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合理成分,避免它的相对不可控、相对容易出现的缺陷。
我们以前就曾经设想过一个东西,也是一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朋友提出来的,他非常喜欢民主,所以就非常喜欢“四大”,但是他同时也知道“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它容易变成造谣、诽谤、人生攻击、没来由的仇恨的发酵地。那怎么办呢?他说,那就搞大字报的实名登记。就是你这张大字报是批评你们这个单位领导的、批判你这个市长书记的,你这张大字报去公安局实名登记,但是匿名贴出。这个实名登记的登记处要有这么一种权力:拒绝任何人的检查,拒绝任何人调用真名实姓,法院除外。比如市长书记,要去调取这张大字报是谁写的——不能告诉你。唯有什么情况下?书记市长去告那个大字报的写作者,诉讼的时候,法院可以去调用卷宗,法院可以去查这到底是谁写的。这就使得大字报的作者对你所写的东西都是负责的,但是你可以匿名发表。这个匿名发表只是让你发表的时候比较放松,没那么大的压力,但是你必须要对你的大字报负责。这个就是大众政治的民主,大众民主。
经济上呢?关于福利、住房、工资,还有重要的用人、上项目,这些决策,职代会、工代会,都应该要有发言权。也可以在企业里头,就工资、住房、福利这些问题贴大字报,去批判工厂的大政方针。这个就叫经济民主。有了这双重民主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就会在一党执政的情况下就会变得比较有利于人民。而且这种政治民主有可能超越西方的政治民主。因为西方人的民主实际上就是四年一次投票。在公司里、在企业里头,老板说了算。因为企业是私有的,老板一不高兴就把你给开除了。在中国,因为是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它有相当一部分的经济,比如说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企还处于公有制的控制、影响之下,尽管这个公有制已经有点变形了,但你还可以恢复公有制的本来面目。这样可以让我们国有企业里的职工重新拥有当家做主的权利。这样中国的政治体制就会比西方的政治体制更具有吸引力。
所以说政治体制是要改革。但是不是按照西方那样按照多党竞选的方式改革,那倒不一定。
主持人:但是“大众民主“会不会出现问题:所有人都去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话,会不会造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状态?还有,俗话说“众口难调”,会不会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公共的决策,反而让这个决策很难产呢?
韩老师:是有这个问题。所以需要有一定的程序。今天其实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已经出现了互联网的大字报。或者说各种各样的网站、微博,其实你已经可以看成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字报。这互联网时代的大字报对于推动问题的解决、推动问题的揭露,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效地去纳入到决策程序当中,其实完全可以使得民意得到更畅通的表达。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了,互联网的大字报时代也早就开始了。中国社会也没有因此乱啊!
当然,话又说回来,今天整个互联网上的大字报似乎缺乏决策权。但是我们可以把政治权利分解成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这些权利先开放啊,决策权仍然可以不开放啊。那你在知情、参与、建议这些权利,一步步开放的情况下,决策权就会相对公开、透明。这个也叫政治体制改革,是吧?要害是,人民群众怎么样真正直接地参与政治的决策过程。把决策过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都给它公开。前半部分是知情、建议、参与,后半部分其实是说监督、反馈、核实。这些权利,决策前后,都可以公开。决策过程,仍然可以是共产党的目前现有体制来行使它的决策权。这不就会比较好吗?人民群众还是会有他的创造。这些创造的合理成分如果吸纳进现有的政治体制,就相对会好一点。
主持人:其实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不止是西方一条道路可以选择,我们还可以借鉴我们的历史上的一些成功的案例,现有的技术条件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基础。
韩老师:对。这个叫政治制度的创新。这种创新确实会是史无前例。因为它既不是西方型的票决制,也不会出现像过去那样派系林立、山头林立、相互攻击的现象。
-
查看详情>>
导读:本次节目继续讨论张维迎的“价格双轨制”理论。韩老师指出,对市场败德逻辑的美化是张维迎不懂市场经济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欺骗和赌博。而道德的前提是诚信,韩老师认为道德外在于市场并来源于信仰和教育,市场经济是冤无头债无主的败坏道德的经济,反对政府干预也是张维迎对先贤圣哲市场经济思想的歪曲,要想冲破市场经济的神话就必须要增强政府干预力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学网《大道师说》之“非常人”栏目。韩老师好!
韩老师:大家好!
1、 市场经济是以欺骗和赌博为核心的“败德经济”
主持人:韩老师,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就张维迎的“价格双轨制”理论展开了一个讨论。在张维迎看来,价格只能由市场来决定,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才是公平合理的,所以他说哪怕是市场经济出现了问题、矛盾、危机也只能由市场自身来调节。他认为,市场经济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在于人性本身的缺陷,所以不能因为人性有缺陷就否定了市场经济本身。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使人有道德,道德也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实现。但是我注意到您有一个说法:“市场经济是败德经济”,是败坏道德的经济。能不能说一说您为什么这样认为?
韩老师:这个要害就是关于价格应该怎么看,我记得上期里面也已经讨论过了。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双方讨价还价形成的。讨价还价的过程是双方斗智、斗勇、斗力的一个过程,首先就是信息不对称,比如说一张桌子生产成本也许是150块钱,但是他完全可以说:“这个桌子是用进口的红木做的,因此值5000块钱。”作为买者你可能是外行,很可能被他说得天花乱坠,于是你就用5000块钱买了150块钱的一张桌子,这就叫“信息不对称”。
同时,还有实力不对称。什么叫实力不对称?比如说房地产商, 一平方米 的房子要卖我们两万、三万,你明明知道这个房子的建筑成本就是一千块钱,知道这房子当中的暴利,这个暴利是房地产商、银行、地方政府和炒房者得到的,至于他们各自到底拿走了多少,我们不管,反正作为消费者而言,就知道它绝对就是暴利。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其实是比较对称的,但是你没办法,因为力量不对称,力量不平衡,你不是还得买它吗?
不但是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平衡,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来是比较清楚的信息,商家故意搅浑水,其实刚才讲的也有这个成分。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究竟是多少,究竟是什么样的生产成本、质量、服务……这些信息本来就是不对称的,但是商家还可以使它添油加醋,变得更不对称——就是欺骗。最后,其实双方讨价还价的过程里面还有一个要点:意志不对称。什么叫意志不对称呢?比如说把一张普通桌子当古董卖的那些古董商,你把这个桌子放到普通家具店里面,就值一百五,可是放到古董店里面他就愣卖你五千!实际上他知道自己在造假、知道不值那些钱、知道是在欺骗,但是他非咬住五千块钱不卖。然后,买主就说,“你能不能降一点儿?这五千也太贵了,哪怕是古董也不值五千的!”他说,“信不信由你,要不要由你,我这桌子非五千不卖!”其实,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面在打颤,因为他特希望顾客五千块钱把这个桌子买走,但他非表现得“就是不想卖、就是好东西。”这就是意志的较量。其实那个顾客不买这个桌子一离店,他可能就会懊悔半天的,但是他非咬紧牙关,坚持“你不买就不买!我还不想卖了呢!我们这个古董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我宁可三个月一张桌子没卖出去,卖出去一张桌子我就吃它三个月。”他是这种想法,这个背后就叫“意志的较量”。
意志的较量,智慧的较量,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平衡,这就会使得市场讨价还价的过程整个就是一个战场,是一个较量。因此,看上去是公平自由的讨价还价,其实是一场一场的战斗,那么这一场一场的战斗就适用兵法。兵法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这是《孙子兵法》。兵法的核心就是欺骗,无论是关于商品的性能、质量、成本,还是关于我买还是不买的意愿、准备用多少钱买……所有这些信息全部都是在相互骗。很显然,在这个相互欺骗的过程中,谁善于使用这一套欺骗的手法,谁善于把自己想买或者想卖的表情隐瞒起来,谁就能够在谈判桌上成为赢家,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败德的过程,是道德败坏的过程!因为道德的前提是诚实。“一是一,二是二”这才是道德,你“二是一,一是二”,这个根本就没有道德。所以,你就会发现市场经济当中谁道德最败坏,谁就很可能在谈判当中获利的空间最大,谁就能够成为赢家。如果张维迎不懂这个道理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一点:估计他没买过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谁要听了他这样的课去市场上办企业或者去采购、去销售,那么他死定了!所以,我说市场经济是败德经济,是可以有非常细致的微观基础可以解释的。
主持人:我刚才听您讲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其实很像赌徒在赌场上的表现,哪怕是自己心里特别紧张但是在面部表情上和自己手的姿势上都不能泄露,这就是您说的“意志的较量”?
韩老师:对!实际上市场最核心的一刹那就是赌博,而且马克思也描述过这个概念,他说“资本家生产的商品要成为商品需要完成惊险的一跃。”惊险的一跃就是你得卖出去,人家要你这个东西,这叫惊险的一跃。如果说人家不要你这个东西,那么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浪费了,你所有的力气都白费了。马克思的这个概念叫“惊险的一跃”。我认为这个说法其实对市场核心秘密揭露得不够精准,其核心就叫赌博,就是说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赌博。不但我们买股票是赌博,买期货是赌博,或者买古董是赌博,严格讲起来——甚至买超市里面的东西都可能是赌博。比如说,超市里面摆着一个电水壶,你今天买这个电水壶是两百块钱,第二天说打折促销一百五,你要是早知道第二天要打折促销你今天就不要了。那么,到底它明天会不会打折呢?这岂不就是个赌博吗?同时,关于这个电水壶,它说明书上说的很好,说功率怎么样或者加热的速度怎么样、寿命怎么样,它说明书上说的很好的。真实的情形是否如说明书上面说的那样呢?你还真的不知道。于是,你挑了无数电水壶的牌子,最后说:“算了吧,那就认了吧!”如果买回来真坏了你不还是得自己承受吗?所以,无论是价格决策还是性能决策,核心其实都是赌博。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傻乎乎”,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是真明白这个市场经济了,真明白讨价还价了。
2、 不懂市场经济的“自误误人”的经济学家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刚才描述这个市场经济用了一些词跟张维迎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您谈到了“意志的较量”,还有信息、力量方面都有一个较量和角逐,所以您说这是赌博经济,而且还说“商场如战场”。但是,这样展现出来的市场经济的过程是非常动态的、复杂的,而张维迎给我们描述出来的是一个相对很静止、很静态的过程。
韩老师:所以我说张维迎实际上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他压根就不懂市场经济。其实,我2002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竞争经济学”。我为什么说叫竞争经济学呢?实际上我是批判竞争、批判市场的,但是我批判市场的前提是懂市场、懂竞争。反过来讲,那些赞美市场、赞美竞争的人,他们压根儿就不懂竞争、不懂市场,像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其实压根儿是不懂竞争、不懂市场的!我今天说这话任何人都可以去验证和体会。就是这么一帮不懂市场的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在主导思潮、引领政策设计的方向,我认为这就叫“自误误人”:自己先骗自己说“市场是很完美的,市场是价格均衡的机制,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定价机制。”他先自己信了,先自欺了,然后又骗了全国人民,这叫“自误误人”。
主持人:那么,他这种对市场经济的迷信或者说他这种“自信”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韩老师:我认为张维迎跟茅于轼其实是有共同特点的:都不知道市场是什么,但是体验过或者曾经观察过不太理想的计划经济,也就是说在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计划经济当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某些地区的计委(计划委员会)、省计委甚至国家计委,可能就会存在计划的程序非常繁琐、计划的精准程度不够高等问题。计划经济中的某些弊端茅于轼是有体会的,但是张维迎其实可能只是听说。他们其实是对计划经济当中的弊端比较了解,然后因为计划经济有问题,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好东西。这种状态跟单相思差不多:张三不好他以为李四就一定好;张三有问题,这可能是真的,但李四是不是一定就好呢?这可能更是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化的一个特点:非此即彼,非计划即市场,对计划经济只看其弊端,而不看其中计划协调得比较好和效率比较高的那一面,这才是大问题!
张维迎讲“市场经济才能够有道德。”这跟当今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体会非常不一样!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道德水平是很高的,因为它一切都是规定好的,你不用讨价还价、不用斗智斗勇,更不用欺骗,这个自然就是道德比较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现在,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欺骗,吃东西不知道什么是真的,用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今天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一般的各种家用电器,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得不想办法防止被人骗,不得不想办法去戳穿别人的阴谋诡计,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逐渐学会了阴谋诡计,也学会了欺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个败德经济,绝对不会是冤枉的!
主持人:但是,张维迎会说“市场经济中出现这些问题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
韩老师:怎么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它就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
主持人:他说“这不是市场逻辑导致的!”
韩老师:这是他理想中的市场!他理想中的市场叫市场乌托邦、市场原教旨主义。他把市场美化和想象成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良好的资源配置机制,他不知道市场这种配置资源的机制是靠欺骗、意志和智力的较量。这实际上是他先把市场经济给美化了,然后再说市场经济是有道德的,这是他的事情,跟实际的市场经济没有关系!
主持人:张维迎把市场的优点无限地放大,把计划经济的缺点也无限地放大之后,主张要用一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这些年来(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其实可能更接近这样一种比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状态。我们都会注意到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道德堕落现象——比如老百姓最熟悉的也是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这是不是就跟他的这样一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有关系?
韩老师:只要是把市场美化了,市场上内在的败德逻辑是一定出现的!张维迎这种人,包括茅于轼这种人,他们认为“今天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败坏的局面?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他们说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人斗人、人批人、人揭发人、挑动群众斗群众,于是造成了道德的败坏。但是,我的体会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在一个小镇上从来不会有丢自行车的问题,从来不需要有关门闭户或者装防盗门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实际上人们的民风非常淳朴!如果说有这种挑动群众斗群众或者父子、夫妻相互揭发的事情,那实际上是出于理想、出于信念,而且只在政治上相互持不同意见,在政治上相互斗,在日常生活当中是相互信任的,是彼此诚实的。而且,参与到文化大革命当中的政治斗争的那些群体只占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比如说广大的农村、广大的山区和广大的工厂其实是不参与这种政治或文化的斗争的。所以,第一,文革期间只是在政治上有相互的批判、相互的揭发,这种现象确实有,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没有这些败德现象。这里我再重申一遍!第二,文化大革命当中的这种相互批判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它是为了追求更好、更好的道德境界,因为它是要斗私批修,要把私心杂念给斗掉,它的目标和动机是这样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地区就是这样的。比如说右派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学者吴思,吴思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干什么去了?作为一个北京的高中毕业生,到近郊农村下乡插队落户,干的可卖力、可起劲了,一开始真的是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非常艰苦地劳动和奋斗,一心为公!这不都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事情吗?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总体上来讲:第一,道德水平本来是比较高的;第二,文革本身也是为了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第三,文革期间无数人的道德水平真的是非常高的!但是,是不是高到天上?那倒没有。是不是达到了老子说的那个境界?那倒不见得。但是,新中国前三十年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确实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高!这个判断大体可以成立。
那么,是什么造成我们今天社会的道德沦丧呢?我认为就是市场竞争。这个竞争的东西真的是叫“挑动群众斗群众”,而且挑动的是每一个群众斗每一个群众,并且是在每一个领域都挑动。今天的小学生、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会了这一套东西:明明自己在家里面学习很努力,非要在同学面前装出来说自己很轻松,就是想让其他人不学习然后他自己就能够得高分。你看,这就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小学生和小学生、中学生和中学生、大学生和大学生相互斗,一个宿舍里面的同学出去找工作,张三实际上找到工作了但是回来后就装着没找到,他说“没找着,今天运气不好!”然后就安慰别人说“咱反正慢慢找,不着急!”其实他心里面在窃喜!他想骗自己的同学。这种现象其实相当普遍,也是我们平常可以观察到的市场经济挑动群众斗群众的一面。
另一方面,比如说你刚才讲到的三聚氰胺问题。三聚氰胺是怎么出来的?实际上三聚氰胺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在那些大的奶业公司上,比如说光明、伊利、蒙牛相互竞争,相互竞争的时候竞相压低鲜奶的收购价格,同时要提高制成品的销售价格。但是因为存在竞争,所以制成品的销售价格提不高,而且奶制品的价格在消费者的压力下还得下降,制成品价格下降就需要鲜奶的价格下降,鲜奶的价格下降就会导致朝奶农开刀,迫使奶农出售鲜奶的价格要下降。但是,奶农辛辛苦苦地养奶牛、喂奶牛,好不容易生产出来了,他接受不了鲜奶价格下降的现实,怎么办?那就掺水。水掺多了怎么办?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加多了怎么办?再掺水。这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竞争。但是,竞争其实通常都是恶性的,通常是会变成这样的。最后是奶农和奶农相互竞争,奶业公司和奶业公司相互竞争,最后竞争来竞争去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商品。这不是市场内在的逻辑又是什么呢?我们通常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哪个地方市场经济繁荣活跃,哪个地方坑蒙拐骗的就多、人心就堕落;哪个地方比较封闭、比较落后、对市场不开放,或者市场渗透程度比较低,哪个地方民风就比较淳朴。这不但是中国的特点,而且是全世界的特点。面对这样一些基本的社会事实和历史事实,张维迎竟熟视无睹,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开始是自欺欺人,后来可能不自欺了而只欺人了,所以他前面是无知,后来就变成无耻了。
主持人:他说的就是自己的状态。
韩老师:对!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民风就可能越不淳朴,确实是这样。就像现在的很多旅游区,你去那些没有被市场经济侵蚀的一些地区,那里的老百姓会非常淳朴、非常善良,可是一到旅游区去,他会把那些小纪念品的价格炒得非常高,可能我们现在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
韩老师:是的。我有一次去河南白云山,出来的时候看到那些山货里面有一种什么蘑菇还是灵芝,我也搞不清楚,正想买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小贩过来说:“那个不行!不能买他们家的,他们家的蘑菇是泡过什么水的,增重了。我们家的没泡过。”我本来是想买的,后来就没法相信了,因为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那很可能就是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哪怕是跟我说“他们家蘑菇是没有泡过什么水的”,那人我也不敢相信。最后什么都没买我就出来了,就是没法相信。
购买讲师联系方式查询服务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用户登录